
庆城:为农村低保评定“开处方”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7-29 09:49:21
本报讯 (通讯员 俄超超 马嘉应)近日,甘肃省庆城县人大常委会紧抓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低保工作,开展专项监督,着力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全面发挥农村低保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大作用。
开展专题调研。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错保”和“漏保”等突出问题,制订周密的调研方案,由常委会各副主任带队,分3组深入全县17个乡镇,通过实地视察、专题汇报、座谈了解、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听取乡镇主要领导和包村干部的意见,深入倾听农村干部和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探讨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对策和办法。
深入交流提高。在分组调研中,由于各组调研的乡镇不同,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既存在着共性问题,也有区域差异。为了保证视察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防止以偏概全,切实提高常委会审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在调研结束之后,庆城县人大常委会集中各组负责人,汇报交流各乡镇低保工作调研情况。各组既谈成绩和经验,又深刻揭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汇报交流,既坚持区别对待,又从全局上把握问题所在,抓住关键症结,升华了调研成果。
实施专题审议。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采取无记名表决的方式进行票决。组成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庆城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落实过程中,由于政策的深化、干部的认识、群众的素质、教育的盲区、攀比的心态、操作的困惑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收入测算难,二是财产界定难,三是政策把握难,四是民主评议难,五是低保退出难。针对这些问题,组成人员纷纷把脉问诊,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积极推动政府把这一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做好做实,做到群众心坎上。
督促开展整治。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下达审议意见书,提出了六条审议意见,要求县政府着力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的关系,用政策的力量解决好低收入户认定难的问题;二是要处理好总量控制和应保尽保的关系,用大局观念解决好低保政策在全县得到普惠的问题;三是要处理好“能进能出”的动态关系,用科学的机制解决好低保公平公正的问题;四是要处理好部门利益和工作责任的关系,用改革的举措解决好低保附加值过高的问题;五是要处理好责任主体和民主评议的关系,用担当的精神解决好低保中的突出问题;六是要处理好基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些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以着力解决“人情保”、“关系保”、“错保”和“漏保”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动态管理,有效遏制了“打招呼”、“托关系”办低保的现象,一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退出了低保,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开展专题调研。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错保”和“漏保”等突出问题,制订周密的调研方案,由常委会各副主任带队,分3组深入全县17个乡镇,通过实地视察、专题汇报、座谈了解、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听取乡镇主要领导和包村干部的意见,深入倾听农村干部和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探讨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对策和办法。
深入交流提高。在分组调研中,由于各组调研的乡镇不同,出现的结果也不一样,既存在着共性问题,也有区域差异。为了保证视察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防止以偏概全,切实提高常委会审议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在调研结束之后,庆城县人大常委会集中各组负责人,汇报交流各乡镇低保工作调研情况。各组既谈成绩和经验,又深刻揭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汇报交流,既坚持区别对待,又从全局上把握问题所在,抓住关键症结,升华了调研成果。
实施专题审议。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采取无记名表决的方式进行票决。组成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庆城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落实过程中,由于政策的深化、干部的认识、群众的素质、教育的盲区、攀比的心态、操作的困惑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五难:一是收入测算难,二是财产界定难,三是政策把握难,四是民主评议难,五是低保退出难。针对这些问题,组成人员纷纷把脉问诊,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积极推动政府把这一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做好做实,做到群众心坎上。
督促开展整治。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下达审议意见书,提出了六条审议意见,要求县政府着力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的关系,用政策的力量解决好低收入户认定难的问题;二是要处理好总量控制和应保尽保的关系,用大局观念解决好低保政策在全县得到普惠的问题;三是要处理好“能进能出”的动态关系,用科学的机制解决好低保公平公正的问题;四是要处理好部门利益和工作责任的关系,用改革的举措解决好低保附加值过高的问题;五是要处理好责任主体和民主评议的关系,用担当的精神解决好低保中的突出问题;六是要处理好基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些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以着力解决“人情保”、“关系保”、“错保”和“漏保”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动态管理,有效遏制了“打招呼”、“托关系”办低保的现象,一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退出了低保,群众对低保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