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人大监督紧盯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8-12 10:40:17

  本报讯 (通讯员 安华)近年来,甘肃省宁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发展导向、民生导向、法治导向,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上积极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全面推动人大监督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把脉经济发展,强化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

  宁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召开座谈会、听证会、会议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形式,对县政府提请审议的《宁县“六五”普法规划报告》《宁县殡葬管理办法》《宁县县城管理办法》《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宁县2014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贷款计划的请示》《宁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宁县“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报告》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先后依法作出决定、决议。同时,开展了以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审计为重点的经济监督,确保了各项年度经济计划指标按期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作用突显。

  紧扣发展导向,扎实开展专项工作检查

  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监督工作定位在瞄准发展、促进发展上,依法持续开展专项工作检查,促进全县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先后对全县文化、工信、林业、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安监、民政、卫生、环保、住建、司法、工商等15个方面的县政府专项工作开展了检查。在检查中,推行事前重点调查、会上深入审议、票决报告、审议意见反馈和整改跟踪问效制度,有效提高了专项工作检查质量。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检查组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的建议,及时组织医疗单位开展了“医风、医疗环境大整顿”活动,对医务人员懒散消极、推诿病人、服务态度不端正以及医院病房卫生较差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并督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医疗单位筹资购置了大型清洗、消毒工具,维修了病房、卫生间等设施,加强了医院保洁工作,使患者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着眼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宁县人大常委会立足经济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经济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近年来,先后对羊产业开发、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一线两园四区”建设、重大项目实施、城镇化推进等县委县政府主抓的14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4个,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40多条,并督促县政府抓好落实,努力推进重点工作。县政府针对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羊产业时提出的“农户养羊积极性不高、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羊产业开发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并采取示范带动、举办赛羊大会、奖励养羊大户等举措,调动了农户养羊的积极性,使羊产业开发步伐加快,科技养羊水平进一步提高。

  聚焦民生改善,大力开展调查视察执法检查

  宁县人大常委会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抓住民生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扎实开展监督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县人民。近5年来,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全县民生实事办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装备程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新农合报销、通村水泥路建设等惠及民生的热点难点工作开展了调查视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甘肃省扶贫开发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涉及民生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促使政府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县政府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的“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切实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建议,大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使盘克、湘乐、米桥、平子4个乡镇6.3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受到了群众广泛称赞。

  围绕依法治县,实施法律精准监督

  宁县人大常委会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和“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为重点,围绕执法焦点,强化法律监督,全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针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依法履职、公正司法方面容易发生的突出问题,宁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专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同时,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9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为目标,通过对“六五”普法工作前期检查、中期评估、听取报告等形式,推动了“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此外,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认真处理信访件,热情接待来访群众。5年来,共处理群众来信62件,接待来访群众83人次。通过协调督办,一些信访事项得到了妥善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