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泰:“123”工作法推动机关党建换档升级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9-06 11:19:24
走进甘肃省景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墙壁两侧的党建学习园地和“双诺双述双评”宣传栏尽收眼底,办公桌上机关党员示范岗的桌牌熠熠生辉,同时摆放的党旗国旗分外鲜艳,标准化的党建资料柜和各类台账卡册井井有条……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狠抓党建示范点建设、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后呈现的新风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紧紧围绕常委会中心工作和机关党建工作任务,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实施“123”工作法,努力推动人大机关党建工作的换挡升级。
坚持“一个核心”,理顺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坚持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的领导核心地位,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人大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党建工作“虚功”实作,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决策和完成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任务发挥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作用。
强化阵地意识。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按照上级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30余项,对“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党务工作,逐一确定规范,制作操作模板,及时整理并妥善保存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活动资料,要求“边开展活动边整理归档”,党建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充实党建力量。“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补选支委会委员……”机关党支部在人事变动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及时补选配齐支委会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律委员。2016年7月,景泰县委决定设置中共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党组成员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共同负责的党建工作责任制。
推进风险防控。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带头查找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围绕查找的风险点及确定的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实行点对点防控,切实做到一级风险严格防、二级风险经常防、三级风险自觉防。
贯穿“两条主线”,增强机关党建工作实效
以服务大局、增强监督实效为主线,探索党建工作与人大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坚持党的建设与人大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利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时机,引导党员干部把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积极发挥党组织在人大各项工作中的先锋引领作用。
抓学习,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提效能,找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着力点,把查找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抓手,形成和谐进取、务实高效的良好氛围;建制度,推行常委会会议重点发言和延伸审议相结合、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票决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反馈和跟踪督办机制,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实效性;真帮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寺滩乡疃庄村扎实开展“在职党员精准脱贫先锋行”活动,一项一项抓实见效;护稳定,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方面的督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以服务代表、发挥代表作用为主线,探索党建工作与加强改进代表工作的深度融合。把支持、规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代表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代表作用,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载体、深化服务成效,努力打通服务代表的“最后一公里”。
强基层,围绕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要求,切实推动全县11个乡镇人大的组织建设,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以规范和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为抓手,认真组织好人大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人大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两联系,继续深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客观反映民情民愿;优办理,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流程,推行“开门”办理、跟踪督办、代表评议等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和支持代表履职;办实事,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党员代表积极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涌现出一批积极为民排忧解难、引领带动群众发展的代表,干成了一些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打造“三大工程”,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
狠抓队伍建设,打造“素质工程”。在抓机关党建工作时,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正确的理念培育人,整理编印《党员不可不知的党章知识》《习近平论如何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组织机关干部带着问题深学,针对问题真改。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三会一课”、每周五集体学习和党员日常谈心谈话等制度为基本依托,帮助解决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及时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常委会党员领导干部也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大家一起带头自我剖析,主动交流思想。通过党内组织生活的健康推进,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基础工程”。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旨,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上一次革命教育课、在革命遗址前宣一次誓、过一次红色组织生活、写一篇感悟文章”的体验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抓住了干部学习的“兴奋点”,找准了触发激情的“切入点”,真正实现了党性教育的最终目的。
深化作风建设,推进“暖心工程”。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双诺双述双评”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由“向党组织负责”的单一模式,变成“让党员群众评一评,让委办之间比一比”的互动模式。
按照扶贫工作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核、保障“六个精准”的要求,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寺滩乡疃庄村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细化服务工作,推动解决实际困难。2015年以来,共投资72万元维修改造了灌溉渠道,落实财政资金6万元硬化了文化广场、村委会院落,维修改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和路灯,协助办理精准扶贫惠农贴息贷款70户350万元。还协助抓好疃庄村“两委”班子建设,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帮助该村班子切实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田野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紧紧围绕常委会中心工作和机关党建工作任务,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和服务功能,着力实施“123”工作法,努力推动人大机关党建工作的换挡升级。
坚持“一个核心”,理顺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坚持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的领导核心地位,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人大党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党建工作“虚功”实作,抓紧抓实,抓出了成效,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决策和完成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任务发挥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作用。
强化阵地意识。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按照上级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30余项,对“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等基础性党务工作,逐一确定规范,制作操作模板,及时整理并妥善保存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活动资料,要求“边开展活动边整理归档”,党建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充实党建力量。“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补选支委会委员……”机关党支部在人事变动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及时补选配齐支委会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律委员。2016年7月,景泰县委决定设置中共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了党组成员在党的建设方面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共同负责的党建工作责任制。
推进风险防控。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带头查找风险点,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围绕查找的风险点及确定的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实行点对点防控,切实做到一级风险严格防、二级风险经常防、三级风险自觉防。
贯穿“两条主线”,增强机关党建工作实效
以服务大局、增强监督实效为主线,探索党建工作与人大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坚持党的建设与人大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利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时机,引导党员干部把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积极发挥党组织在人大各项工作中的先锋引领作用。
抓学习,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提效能,找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着力点,把查找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有效抓手,形成和谐进取、务实高效的良好氛围;建制度,推行常委会会议重点发言和延伸审议相结合、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票决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反馈和跟踪督办机制,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实效性;真帮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点寺滩乡疃庄村扎实开展“在职党员精准脱贫先锋行”活动,一项一项抓实见效;护稳定,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方面的督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以服务代表、发挥代表作用为主线,探索党建工作与加强改进代表工作的深度融合。把支持、规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代表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代表作用,强化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载体、深化服务成效,努力打通服务代表的“最后一公里”。
强基层,围绕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要求,切实推动全县11个乡镇人大的组织建设,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以规范和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为抓手,认真组织好人大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人大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两联系,继续深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县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客观反映民情民愿;优办理,进一步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流程,推行“开门”办理、跟踪督办、代表评议等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和支持代表履职;办实事,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党员代表积极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涌现出一批积极为民排忧解难、引领带动群众发展的代表,干成了一些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打造“三大工程”,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
狠抓队伍建设,打造“素质工程”。在抓机关党建工作时,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正确的理念培育人,整理编印《党员不可不知的党章知识》《习近平论如何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组织机关干部带着问题深学,针对问题真改。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三会一课”、每周五集体学习和党员日常谈心谈话等制度为基本依托,帮助解决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及时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常委会党员领导干部也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大家一起带头自我剖析,主动交流思想。通过党内组织生活的健康推进,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基础工程”。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主旨,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上一次革命教育课、在革命遗址前宣一次誓、过一次红色组织生活、写一篇感悟文章”的体验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抓住了干部学习的“兴奋点”,找准了触发激情的“切入点”,真正实现了党性教育的最终目的。
深化作风建设,推进“暖心工程”。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双诺双述双评”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由“向党组织负责”的单一模式,变成“让党员群众评一评,让委办之间比一比”的互动模式。
按照扶贫工作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核、保障“六个精准”的要求,景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精准扶贫联系点寺滩乡疃庄村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帮扶、精细化服务工作,推动解决实际困难。2015年以来,共投资72万元维修改造了灌溉渠道,落实财政资金6万元硬化了文化广场、村委会院落,维修改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安装了健身器材和路灯,协助办理精准扶贫惠农贴息贷款70户350万元。还协助抓好疃庄村“两委”班子建设,指导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帮助该村班子切实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