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问题 落实举措 确保人大换届工作有序推进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11-15 16:00:48

  目前,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次换届选举从中央层面提出了新要求,基层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这些情况和问题,要研究深透,做到精准施策,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

  深钻细研,找准问题实质

  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变化,很多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户口在农村但是常年在城里居住,重登、错登、漏登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外出打工人员在部分县市占很大比例,这些人都达到了18周岁,都具备选民资格,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他们不关心打工地的换届,也不大关心户口地的选举,很容易出现选举真空。此外,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主也打破了区域界限,这使得外来业主和务工人员参加选民登记和选举存在一定困难。

  代表结构和代表素质问题。近两届县乡人大代表中,存在干部多、党员多、老板多的现象。工人、农民的代表比例得不到保障。另外,农村文化水平高、有创新精神的青壮年多数都外出务工经商,留下来的妇女、老人居多,他们整体文化素质、履职能力都不及外出人员,从中推荐高素质候选人比较困难,尤其是推荐综合素质高、履职能力强的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基层代表候选人更难。

  依法投票选举率难以保障问题。不少选民外出打工,流动频繁,很难联系上。此外,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一些职工分流并自谋职业,大多数去向不明,这都给选民登记、组织投票等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落实几点举措, 保障工作开展

  关于保障流动人口权利问题。针对选民登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完善选民登记制度,对于流动选民,原则上要求选民参加户籍地选举。因而,要提前与外出选民取得联系,尽量动员他们回来参加登记和选举,如果实在不愿意、不能回乡的,要帮助其转移选民关系,以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关于如何保障代表结构和素质。在选举过程中,既要实现代表结构要求,更要保证选出高素质的人大代表。要认真做好代表候选人资源摸底调查,引导选民进行提名推荐,充分尊重选民的选择。保证有适当比例的非党、妇女、工人、农民、少数民族代表能够当选,并适当考虑吸收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当代表,适当增加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教师、医师、律师等知识分子代表的比例,以提高代表的整体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

  关于如何保证选民参选率。在换届选举工作开始前,各单位、乡镇街道应提前组织摸底排查,对人户分离和流入、流出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并尽早与这些选民取得联系。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QQ、发布公告等形式,动员选民主动到选民登记站登记,实行选民登记与登记选民相结合。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采用简捷、便利的形式,将选举的各个环节告知选民,让选民积极参加选举,真正提高参选率。(作者  高翔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