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强化服务 创新载体 不断优化代表工作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12-12 09:25:17

  本报讯 (通讯员  殷长虹)近年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突出代表主体地位,把服务人大代表、积极促进和引导人大代表正确履职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履职空间,建立履职平台,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推进代表活动主题化、履职工作常态化、建言成果实效化,使代表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
 
  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加强代表工作
 
  肃南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呈报县委批转《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对代表工作的机制、载体、经费、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和代表联系群众、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接待人大代表、代表列席和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等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近年来,肃南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开展各项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和民意诉求,走访代表百余人次,接待代表60多人次。组织在肃南的全国、省、市、县四级人大代表参加各项执法检查、调查等活动16次,邀请83名人大代表、75名公民列席和旁听常委会会议,畅通了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增强了人大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选派30名人大代表参加省市人大代表培训班,多次自办乡镇人大工作者培训班和代表培训会议,向各级人大代表编印下发履职知识、联系群众和结对帮扶工作手册1500册,寄送《人民之声报》《人大研究》等学习资料1000多份,为提升代表素质创造了条件。
 
  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代表履职环境
 
  肃南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下发《关于探索建立“人大代表之家”工作的安排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健全规范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在组建30个代表活动小组的基础上,组织乡镇人大主席观摩学习金昌、临泽、高台等地的创建经验,召开全县乡镇人大工作暨“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推进会,下拨补助资金51万元,在8个乡镇和4个人大代表比较集中的片区,按照有场所、有标志、有信箱、有公示、有制度、有计划、有记载、有资料的“八有”标准,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2个。所有“人大代表之家”建立健全“三表二册一台账”登记制度和代表实绩档案登记制度,统一制定乡镇人大联系代表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等16项制度,量化代表参加小组活动和履职情况,确保全年活动不少于4次,使代表学习、工作、联系群众有章可循。
 
  扎实开展活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肃南县人大常委会上报县委批转《关于深化拓展全县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实施意见》,召开全县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推进会,建立人大代表双联工作“一图一账一卡一册”,详细记录代表联村联户和办实事情况,畅通双向联系沟通渠道。全县400名各级人大代表与贫困户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实现了人大代表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全覆盖。在全省、全市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表彰会上,肃南县3个集体和3名人大代表分别受到表彰奖励。
 
  截至目前,全县人大代表共为困难群众办实事450余件,捐款15.6万元,捐物折价17.7万元,协调解决联系村、联系户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不断改善农牧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为推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开展、助力扶贫攻坚作出了应有贡献。
 
  认真办理建议,努力提高代表满意度
 
  肃南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作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办理工作纳入政府部门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范围,建立常委会领导和各委办负责人对口督办、召开交办会议、现场督办制度,着力提高代表意见建议办成率和代表满意率。
 
  据悉,肃南县十七届人大一至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96件意见建议,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答复完毕。其中已落实379件,占建议总数的76.4%,且在程序上进一步规范,代表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