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西:人大监督工作在创新中焕发生机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12-13 14:38:27
本报讯 (通讯员 常小平 李斌)今年以来,甘肃省陇西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创新、在法律框架内创新、在履职实践中创新、在总结继承中创新,积极探索开展人大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常委会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效率,有效推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使人大监督工作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规范用力
在完善监督制度办法上有新举措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不断创新监督制度,把形成一个相对完善且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以来,在修订完善《工作评议暂行办法》、《调查研究工作暂行办法》和《询问和质询暂行办法》等监督制度办法的基础上,创新制定了《加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时了解掌握财政预算执行动态制度》以及预算审查和司法监督专家委员会工作制度等。这些制度办法的修订完善和创新制定,为加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规范行使监督职权提供了保障。
持续施力
在运用刚性监督手段上有新模式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把开展专题询问这种“刚性”监督,作为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生动实践,连续3年先后对引洮工程、食品药品监督、土地流转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形成了把握“四个环节”开展专题询问的新模式。
运用“334”工作法,做好科学选题环节。在内容上坚持围绕重大事项、薄弱环节、热点难点问题等“三个围绕”进行选题;在原则上注重可行性、倾向性、紧迫性“三性”进行选题;在程序上把握提出议题、会议确定、征求意见、表决确定“四个步骤”。
开展问前调研,做好询问议题筛选环节。询问议题确定后,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遴选出6~10个基层反映集中、代表呼声较大、带有普遍性的询问问题。
加强联系沟通,做好专题询问环节。初选问题确定后,及时通知询问人员和相关部门做好应询准备,要求回答问题直奔主题、不遮不掩、虚心坦诚,真正做到问者郑重、答者庄重。
突出跟踪问效,做好会后督查环节,询问结束后,拟定整改情况跟踪督查方案,以专题视察、走访调研、座谈汇报等方式,切实加强对有关问题的督促办理,并对专题询问中提出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跟踪监督,防止重表态、轻落实。
善借外力
在备案审查预算审查上有新进展
为加强备案审查和预算审查的人员力量,提高审查质量,陇西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专家委员会和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委员会,分别聘请了法律专业和财经专业人才各5名。县人大常委会还在随后开展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预决算审查工作中,适时邀请专门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通过联合审查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凸显了专门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审查县政府报送的《陇西县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及该《办法》的风险评估报告时,法制委和司法监督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反复讨论研究提出了开展专项整治、制定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等意见建议,形成审查意见转交县政府研究办理,并要求限期向县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办理情况。
敢于发力
在环境保护工作监督上有新成效
新环境保护法出台后,陇西县人大常委会立即组织开展了专题视察,针对视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形成专题报告转交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办理。县政府通过召开环境综合治理会议、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集中约谈违法企业等方式,对审议意见进行办理落实,一些环保焦点难点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结合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陇西县人大常委会以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为主题,组织有关人员和记者组成采访团认真开展调研采访活动,并进行深度宣传报道,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职能工作,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促进了环保监督全方位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陇西县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环境保护报告制度,要求县政府每年专题报告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监督,全方位推进环保工作。
指导得力
在开展部门工作评议上有新作为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作为实现民主监督、回应群众诉求、推动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先后对县执法局、县电力局、县质监局、县国税局等4个单位开展了工作评议,延伸了监督触角,增强了监督实效。
抓实前期准备、调查评议、整改提升三个阶段,工作程序逐步规范。在人代会上广泛征求全体代表意见,遴选确定被评议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小组并提前组织学习;召开动员会听取工作汇报,进行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征询对被评议单位的意见建议,形成评议报告;对被评议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将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突出查找问题、回应民生、改进工作三个导向,评议工作重点推进。深入查找被评议单位在贯彻法律法规、推进重点工作、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被评议单位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限期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整改,工作得到提升。
实现“四个结合”,努力提升评议工作实效。将开展工作评议与履行法定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促使评议监督依法、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凝聚合力
在取得监督工作实效上有新局面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内容灵活采用各种监督手段,精准发力,既注重依法监督,按法定程序办事,力求规范严谨、务实高效;又积极借鉴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促进监督工作开创新局面。在坚持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监督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建立代表履职短信平台和乡镇人大工作QQ群,及时发布监督工作动态,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积极适应信息化需要和民主化进程,建立会议室电子表决系统和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改进常委会会议表决方式,提高机关运转效率。结合试点工作,创建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互联网+人大依法履职”给人大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新修订的《审议意见办理办法》增加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前经“一府两院”相关会议通过,进一步增强了审议意见办理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会前审查和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测评,解决“文不对题”“只议不决”等问题,切实增强审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规范用力
在完善监督制度办法上有新举措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不断创新监督制度,把形成一个相对完善且与时俱进的制度体系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以来,在修订完善《工作评议暂行办法》、《调查研究工作暂行办法》和《询问和质询暂行办法》等监督制度办法的基础上,创新制定了《加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及时了解掌握财政预算执行动态制度》以及预算审查和司法监督专家委员会工作制度等。这些制度办法的修订完善和创新制定,为加强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规范行使监督职权提供了保障。
持续施力
在运用刚性监督手段上有新模式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把开展专题询问这种“刚性”监督,作为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的生动实践,连续3年先后对引洮工程、食品药品监督、土地流转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形成了把握“四个环节”开展专题询问的新模式。
运用“334”工作法,做好科学选题环节。在内容上坚持围绕重大事项、薄弱环节、热点难点问题等“三个围绕”进行选题;在原则上注重可行性、倾向性、紧迫性“三性”进行选题;在程序上把握提出议题、会议确定、征求意见、表决确定“四个步骤”。
开展问前调研,做好询问议题筛选环节。询问议题确定后,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遴选出6~10个基层反映集中、代表呼声较大、带有普遍性的询问问题。
加强联系沟通,做好专题询问环节。初选问题确定后,及时通知询问人员和相关部门做好应询准备,要求回答问题直奔主题、不遮不掩、虚心坦诚,真正做到问者郑重、答者庄重。
突出跟踪问效,做好会后督查环节,询问结束后,拟定整改情况跟踪督查方案,以专题视察、走访调研、座谈汇报等方式,切实加强对有关问题的督促办理,并对专题询问中提出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跟踪监督,防止重表态、轻落实。
善借外力
在备案审查预算审查上有新进展
为加强备案审查和预算审查的人员力量,提高审查质量,陇西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专家委员会和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委员会,分别聘请了法律专业和财经专业人才各5名。县人大常委会还在随后开展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预决算审查工作中,适时邀请专门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通过联合审查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凸显了专门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审查县政府报送的《陇西县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及该《办法》的风险评估报告时,法制委和司法监督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反复讨论研究提出了开展专项整治、制定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等意见建议,形成审查意见转交县政府研究办理,并要求限期向县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办理情况。
敢于发力
在环境保护工作监督上有新成效
新环境保护法出台后,陇西县人大常委会立即组织开展了专题视察,针对视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形成专题报告转交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办理。县政府通过召开环境综合治理会议、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集中约谈违法企业等方式,对审议意见进行办理落实,一些环保焦点难点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
结合开展陇原环保世纪行活动,陇西县人大常委会以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为主题,组织有关人员和记者组成采访团认真开展调研采访活动,并进行深度宣传报道,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职能工作,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促进了环保监督全方位纵深发展。
与此同时,陇西县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环境保护报告制度,要求县政府每年专题报告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监督,全方位推进环保工作。
指导得力
在开展部门工作评议上有新作为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专项工作评议作为实现民主监督、回应群众诉求、推动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先后对县执法局、县电力局、县质监局、县国税局等4个单位开展了工作评议,延伸了监督触角,增强了监督实效。
抓实前期准备、调查评议、整改提升三个阶段,工作程序逐步规范。在人代会上广泛征求全体代表意见,遴选确定被评议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小组并提前组织学习;召开动员会听取工作汇报,进行问卷调查和民主测评,征询对被评议单位的意见建议,形成评议报告;对被评议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将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突出查找问题、回应民生、改进工作三个导向,评议工作重点推进。深入查找被评议单位在贯彻法律法规、推进重点工作、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被评议单位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限期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整改,工作得到提升。
实现“四个结合”,努力提升评议工作实效。将开展工作评议与履行法定职责、发挥代表作用、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促使评议监督依法、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凝聚合力
在取得监督工作实效上有新局面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内容灵活采用各种监督手段,精准发力,既注重依法监督,按法定程序办事,力求规范严谨、务实高效;又积极借鉴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促进监督工作开创新局面。在坚持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监督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建立代表履职短信平台和乡镇人大工作QQ群,及时发布监督工作动态,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积极适应信息化需要和民主化进程,建立会议室电子表决系统和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改进常委会会议表决方式,提高机关运转效率。结合试点工作,创建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互联网+人大依法履职”给人大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新修订的《审议意见办理办法》增加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前经“一府两院”相关会议通过,进一步增强了审议意见办理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会前审查和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测评,解决“文不对题”“只议不决”等问题,切实增强审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