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省“十二五”治理沙化土地119万公顷 荒漠化面积减少19.14万公顷 沙化土地减少7.42万公顷

稿件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16-06-28 08:24:32

      本报兰州讯(记者陈泳)“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防沙治沙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大政策支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工作责任,酒泉、张掖、甘南等8个沙区市州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9.01万公顷,超额完成与国家签订的“十二五”沙化土地治理45.82万公顷的目标任务。
 
      据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9.14万公顷和7.42万公顷,全省荒漠化和沙化态势呈现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趋势,荒漠化扩展趋势进一步得到遏制,土地沙化呈逆转趋势,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颁布相关保护条例、办法的基础上,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出台相关制度,有效推动了沙区林草植被保护。同时,我省还加大对沙区林草植被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破坏林草植被案件875件、违法人员1005人,并通过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补植等措施,有效保护了防沙治沙成果。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我省突出沙区水资源保护利用,以强有力的用水总量刚性约束指标,实施水权精细化管理,并对开挖地下水实行严格的申请审批制度。对于沙区开发建设,我省始终坚持依法管理,积极开展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形成事前有评审、竣工有验收、事后有监督的工作机制。
 
      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是推进防沙治沙重要的举措之一,通过不懈努力,我省三北工程效益逐步显现,河西北部风沙前沿逐步形成长1200公里、面积30.7万公顷的防风固沙林(带),营造农田林网8.7万公顷,保护农田60多万公顷,治理大小风沙口470余处,控制流沙面积20多万公顷,使1400多个村庄免遭风沙危害。同时,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累计治理陡坡和沙化耕地66.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07万公顷、封山育林15.8万公顷,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此外,我省还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推进了全省防沙治沙整体进程和沙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