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代表话文化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7-03-09 09:44:34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李克强总理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7年总体工作的部署之一。他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
 
  这些内容,对将文化作为和经济、生态并列的三个国家级战略平台,以此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甘肃而言,意义更加重大。
 
  2016年2月,在甘肃省文化产业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讲话时谈到,很多人都说,“甘肃是一个典型的穷省”,我们不否认。从经济层面讲,甘肃当然是穷省,我们能正视这个现状。也有很多人说,而且是有识之士说,“甘肃是一个富省”,这是就甘肃的文化层面和潜在优势而言的。
 
  对此,王三运指出,要以更高的战略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举世公认的绿色、朝阳产业。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小康迈入决胜期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站在战略的、全局的、宏观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一年来的努力,甘肃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向人民交上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成功举办了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示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大地提升了甘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创作传播甘肃声音的精品力作,《读者》《敦煌研究》荣获2016中国最美期刊称号,由我省主导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淬火成钢》在央视一台黄金时段展播,这在甘肃历史上是第一次。
 
  ……
 
  从现状来看,甘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虽然甘肃自己纵向相比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像甘肃这样的边远落后地区,如何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甘肃代表团代表有自己的想法。
 
  从甘肃代表团拟向大会提交的建议中,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就有多件。如,关于将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列入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构建现代化的数字阅读体系,助推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陇原,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审议发言中,从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的全国人大代表连辑呼吁,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他还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在边远贫困地区,非遗保护和发展生产在当地始终是一对矛盾的存在。他认为,要解决这一矛盾问题,需要国家用资金和项目来加以支持,即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导发展成为基层边远困难地区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产业,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精准扶贫。他还建议,由国家出资对历史文化精品典籍进行收藏,形成盛世历史文化精品典籍收藏制度。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公益性的项目和资金保障,加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和保护力度。
 
  来自积石山县的全国人大代表马雪花的建议虽然说的是自己家乡的事,很具体,但也表达了和连辑代表基本相同的观点。她建议,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将积石山县保安族的文化,如保安族口头文学、保安腰刀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时实现当地长期稳定脱贫。
 
  身为国家一级演员,担任甘肃省剧协副主席、省陇剧院副院长的雷通霞代表则建议,国家艺术基金不设地区基金项目,重点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部分依托单位和艺术人才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范围内开展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特色剧种研究和推广等工作。
 
  早在2013年,甘肃省就提出,要采取突出比较优势,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措施,以实现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5%的目标。对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国家的战略部署,有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甘肃这个“穷省”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从而成为文化发展的“富省”。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