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人大涉农机构优秀信息员培训班小结主持词(汪振江、7月6日)
稿件来源:省人大农工委 发布时间:2017-07-11 11:12:00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下午的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请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局陈和平局长通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修订的相关情况;二是由我对本次培训班作一简单小结,特别是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工作提一些意见。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陈和平局长通报大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草案的讨论情况。
――――――――――――――――――
刚才,陈局长通报了大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草案的讨论情况,对各位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进一步修改完善条例草案。
下面,我就本次培训班作一简要小结。本次培训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金昌市的积极支持下,全面完成了拟定的各项培训任务。在本次培训班上,金昌市人大常委会周国信副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金昌市农牧局赵继龙副局长介绍了全市“三农”工作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李高协副主任安排部署了陇上行活动,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局陈和平局长作了专题讲座。同时,我们现场观摩了金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讨论修改了《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草案)》。这次培训班虽然时间较短,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大家反响也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总结交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陇上行活动总体情况;二是分析研判了全国特别是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三是学习观摩了金昌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典型经验;四是讨论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的重点内容。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陇上行活动,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确了方向,规划了重点,细化了措施。
下面,我重点围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工作提几点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陇上行”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依托甘肃人大网,开通了“人大三农工作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陇上行”专题网站,为全省各级人大和涉农部门搭建了一个普法宣传、工作展示、信息交流、提升能力的平台。近一年来,全省各级人大农业工作机构共报送信息近350篇 。 从市(州)人大农业工作机构报送情况看,酒泉市42篇,张掖市 21篇,定西市11篇,甘南州10篇,庆阳市8篇,陇南市4篇,嘉峪关市4篇,兰州市3篇,平凉市2篇,其中有5个市(州)未报送信息。从县(市、区)人大农业工作机构报送情况看,临洮县52 篇,金塔县29篇,肃南县28篇,天祝县19篇,岷县14篇,临泽县14篇,阿克塞县11篇,徽县10篇,积石山县9篇,临夏县8篇,金川区、民乐县各6篇,玉门市、陇西县、庆城县、张家川县、安定区、崆峒区、文县、静宁县各3篇,华亭县 2篇,康乐县和通渭县各1篇,其他63县(市、区)未报送信息。
总的来看,去年下半年,由于市(州)、县(市、区)人大换届,信息员随之调整,致使信息报送工作程度不同的受到一些影响,市(州)之间、县(市、区)之间出现较大工作差距。目前,各地的换届工作已经完成,我们对各地的信息员也重新进行了登记确认。本次培训班之后,希望大家对信息报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目前信息报送还没有零突破的市(州)和县(市、区)要认真研究,积极改进。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工作,重点报什么、如何报等问题,我谈几点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信息质量要求上,要紧紧围绕服务决策这个中心,做到主题鲜明,内容真实,文字精炼,文法规范,计量准确,及时有效。要特别注重信息的政策性(或指导性)、宏观性、广泛性、内部性(或机密性)和权威性。
在信息报送重点上,注意把握以下十个方面:
1.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决策部署方面的情况;
2.各地党政领导同志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讲话精神,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及重大工作部署;
3.各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和完善政策措施的情况;
4.各地开展无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情况;
5.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动态、典型经验和突出成就;
6.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出现的趋势性、倾向性、苗头性重大问题;
7.各地人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情况、查找的问题及建议;
8.各地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9.各地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的探索及经验;
10.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批评及建议。
在信息体系建设上,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信息工作机构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市、县两级人大都要明确相应的内设机构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同时确定1名信息员。信息员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加工、传报、贮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并与省人大农委保持经常性的业务联系。今后,凡已登记备案的信息员变动后,各地农业工作机构要及时反馈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二是健全完善信息报送系统。各市(州)、县(市、区)人大要逐步建立健全信息报送系统,探索改进信息工作方式和方法,确保信息迅速有效传递。
三是建立高效安全的信息报送渠道。凡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的信息材料,不涉密的通过电子邮件报送,不再报送纸质材料。有保密内容和标注密级的材料须通过机要途径报送。信息报送邮箱我们公布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陇上行”活动专题网页通知通告栏目中,非涉密信息希望大家通过邮箱报送。
四是切实加强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信息以及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向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报告。重大紧急信息报告的内容要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在信息制度建设上,重点健全完善以下五项制度:
一是报送制度。各地人大农业工作机构要定期(至少每月2次)向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信息,急事要事和突发性事件信息应及时报送。二是审核制度。凡上报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的信息须经本部门相关领导审核签发。三是通报制度。今后,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将定期向各地通报信息报送、采用情况。对连续两个月不报送信息的市(州),进行通报并下发催办通知单。四是登记制度。凡各地上报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的信息以及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编发的各类信息,均由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信息办理人员逐条登记。五是培训制度。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将继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搞好信息员特别是优秀信息员的培训工作。
在信息综合利用上,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对各地、各有关单位报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加工,根据内容进行分级处理。一是在省人大网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陇上行”活动专题网页上刊发。二是筛选出对上级领导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材料,特别是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性材料,通过编发《呈阅件》呈送相关领导参阅。三是将全年的信息材料进行整理加工,结合专题调研,起草发布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报告。
关于这次培训班的主要精神,希望大家回去后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争取支持,推动落实。同时,请各市(州)人大农业工作机构的负责同志回去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向辖区内没有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县(市、区)通报培训班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要求,并监督他们认真负责地搞好信息报送工作。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协调推动陇上行活动深入开展。
本次培训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