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度甘肃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7-08-01 10:40:50
7月26日,甘肃省审计厅厅长白文晖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作了《关于2016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称,2016年,全省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大审计力度,以“发展、改革、安全、绩效”为目标,坚持全省审计“一盘棋”,创新思维,强化担当,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及时揭示重大风险隐患,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审计工作报告从五个方面反映了审计发现的问题:
——省级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情况。从1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省财政厅等单位依法组织收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省级部门单位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还存在决算编报不够准确全面、收入征缴不够及时、预算执行不够规范、财政绩效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围绕扶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统筹、“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整合审计力量,每季度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持续进行审计。重点反映了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项目未开工建设和进度缓慢,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和滞留闲置的问题,以及“放管服”改革措施未有效执行等问题。
——重点专项审计情况。重点对扶贫资金、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全省城乡低保和医保基金、省级产业基金、林业生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发现个别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一些项目和资金绩效不高,违规享受、套取低保和医保资金等问题;省级产业基金由于募集社会资金困难,资金效益未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有效解决等问题。
——国有企业审计情况。省审计厅对靖远煤电集团公司、华龙证券公司进行了审计,同时对省住建厅等6个部门下属12户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反映了公司治理不健全、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财务信息不真实、投资效益项目不高,尤其是省直6个部门下属12户企业改革不彻底、监管不到位、工资管理不规范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重点对4条高速公路建设和土地征用费、4个灾后重建项目、4个公共建筑项目建设及竣工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全程跟踪审计敦煌文博会重大建设项目,促进节约财政资金6.95亿元,反映了资金管理使用、工程管理结算、资金管理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个别县区将征地补偿款打入个人账户,项目未招投标、超概算、多计工程价款和成本费用,降低标准或滞留征地补偿费等突出问题。
审计工作报告继续反映了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省审计厅在一年来的审计中,发现并移送涉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60起,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审计移送的案件线索和违法违规事项,已处理相关责任人54人。报告全面剖析审计移送案件线索的特点:一是骗取套取扶贫、医保等财政资金的问题多发频发,一些基层单位审核把关不严,个别人员涉嫌利益输送,内外勾结,采取虚报冒领、重复申报等方式,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保障性住房。二是工程建设领域和一些企业弄虚作假问题亟待整治,部分重点项目未公开招标、虚假招投标、围标串标,工程建设管理资质造假;部分施工企业违法转分包项目形成工程质量隐患,偷税漏税。三是公款私存和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仍较突出,公款私存、白条列支、私设“小金库”,违规收费、违规出借资金、违规开设银行账户,个别合作社伪造会计账簿、信息严重不实、资金管理混乱。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报告从体制机制、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格预算刚性约束、推进资金统筹整合、及早防范化解风险、发挥投资带动效应的意见建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认为,审计不仅仅是揭示和反映问题,最终目的是推动完善制度、促进问题解决。审计工作报告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提出了4条建议,每一条都是建立在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推动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提高效益提出的。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度分析,做到提出的审计建议与问题相互呼应、有机统一,使审计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层面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关口前移,分析根源,把握症结,尤其是对每年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切实优化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审计整改报告工作,加强人大对整改的监督推进力度。高勇
报告称,2016年,全省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大审计力度,以“发展、改革、安全、绩效”为目标,坚持全省审计“一盘棋”,创新思维,强化担当,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及时揭示重大风险隐患,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审计工作报告从五个方面反映了审计发现的问题:
——省级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情况。从1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省财政厅等单位依法组织收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省级部门单位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绩效,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还存在决算编报不够准确全面、收入征缴不够及时、预算执行不够规范、财政绩效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围绕扶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统筹、“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及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整合审计力量,每季度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持续进行审计。重点反映了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项目未开工建设和进度缓慢,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和滞留闲置的问题,以及“放管服”改革措施未有效执行等问题。
——重点专项审计情况。重点对扶贫资金、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全省城乡低保和医保基金、省级产业基金、林业生态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发现个别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一些项目和资金绩效不高,违规享受、套取低保和医保资金等问题;省级产业基金由于募集社会资金困难,资金效益未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未有效解决等问题。
——国有企业审计情况。省审计厅对靖远煤电集团公司、华龙证券公司进行了审计,同时对省住建厅等6个部门下属12户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反映了公司治理不健全、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财务信息不真实、投资效益项目不高,尤其是省直6个部门下属12户企业改革不彻底、监管不到位、工资管理不规范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重点对4条高速公路建设和土地征用费、4个灾后重建项目、4个公共建筑项目建设及竣工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全程跟踪审计敦煌文博会重大建设项目,促进节约财政资金6.95亿元,反映了资金管理使用、工程管理结算、资金管理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个别县区将征地补偿款打入个人账户,项目未招投标、超概算、多计工程价款和成本费用,降低标准或滞留征地补偿费等突出问题。
审计工作报告继续反映了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省审计厅在一年来的审计中,发现并移送涉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60起,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审计移送的案件线索和违法违规事项,已处理相关责任人54人。报告全面剖析审计移送案件线索的特点:一是骗取套取扶贫、医保等财政资金的问题多发频发,一些基层单位审核把关不严,个别人员涉嫌利益输送,内外勾结,采取虚报冒领、重复申报等方式,骗取套取财政资金和保障性住房。二是工程建设领域和一些企业弄虚作假问题亟待整治,部分重点项目未公开招标、虚假招投标、围标串标,工程建设管理资质造假;部分施工企业违法转分包项目形成工程质量隐患,偷税漏税。三是公款私存和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仍较突出,公款私存、白条列支、私设“小金库”,违规收费、违规出借资金、违规开设银行账户,个别合作社伪造会计账簿、信息严重不实、资金管理混乱。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报告从体制机制、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严格预算刚性约束、推进资金统筹整合、及早防范化解风险、发挥投资带动效应的意见建议。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认为,审计不仅仅是揭示和反映问题,最终目的是推动完善制度、促进问题解决。审计工作报告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提出了4条建议,每一条都是建立在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着眼于推动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提高效益提出的。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深度分析,做到提出的审计建议与问题相互呼应、有机统一,使审计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层面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关口前移,分析根源,把握症结,尤其是对每年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切实优化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审计整改报告工作,加强人大对整改的监督推进力度。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