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河:督促落实审议意见不走过场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7-04-11 09:45:38
本报讯 (通讯员 马春来)近年来,甘肃省广河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监督法规定,发挥监督职能,注重监督实效,创新督办思路,改进督办方式,切实抓好审议意见的跟踪落实,有力推动了县“一府两院”工作迈上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近日,甘肃省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审议意见督办会议,重点对2015年和2016年县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教育和水利等方面6条审议意见进行了督办。
着眼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山区教育工作的监督
2015年4月,针对山区义务教育工作比较落后的实际,广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利用7天时间,深入40所中小学校,对全县山区学校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校存在适龄儿童辍学的现象,个别学校师资配置不够科学均衡,校长竞争上岗机制不健全,学校负责人调转交流滞后;部分教师一岗多年或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影响教育教学水平;部分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靠近川区的学校特别是县管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相对较好,师资力量较强,但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学校英语和音、体、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在随后召开的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就义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控辍保学力度、优化师资力量配备、加强学校基础管理工作等6条审议意见,并转交县政府办理。
时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由分管主任带队,就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使审议意见提到的大部分整改事项得到了有效办理落实。
县政府在接到转办的审议意见后,高度重视,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主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针对上述审议意见逐条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对县教育局及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进行了调整,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落实中,广河县共培训教师2800多人次、校长280多人次;秋季学期共劝返学生1621人;投资3900多万元修建幼儿园40所;投资4300多万元实施“薄改”项目学校18所,有效促进了山区义务教育工作。
着眼于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加强对人饮水利工作的跟踪监督
2015年6月,广河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全县人饮灌溉工作进行了视察。当视察组来到三甲集镇头家村一处给水管线时,发现工人们正在焊接破损的管道。得知是县人大常委会的视察组,该村的人大代表和群众纷纷赶来,就管道经常破损情况进行反映。
“埋设的管道管径偏小,加之供水压力大,这里的管道经常破损,一破损维修机械就开到了这里,庄稼就遭殃了。”头家村一名乡人大代表说。
“这管道一破裂我们村就停水了,家里有井的还能吃上水,家里没井的得到处拉水,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村民马木洒说。
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后,视察组建议县政府,对因管径偏小、水压大导致损坏频繁的管道进行改造,保障群众正常用水。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书面意见,转交县政府立即办理,并要求限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
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在一个月之内对祁家集镇谢家村至三甲集镇头家村4公里多的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确保了正常用水。同时,县政府召开听证会,征求社会各界对水费征收工作的意见建议,出台了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广河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
时隔不久,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视察组对该意见办理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群众叫好声一片,对办理落实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着眼于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对学校供暖工作的跟踪监督
2016年12月,正值隆冬,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在视察全县教育工作时发现,广河三中的锅炉尚未安装运行,学生却已搬到新建宿舍楼,任何取暖设施都没有。
师生取暖,刻不容缓。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和发言,最终形成审议意见转县政府立即办理。
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当即召开会议,就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周后,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视察组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事前没有供暖的三中,在校方和锅炉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提前一个月实现了供暖。
通过持续发力,跟踪问效,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得到了有效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效力明显提升,推动了诸多民生项目的实施推进,有效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近日,甘肃省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审议意见督办会议,重点对2015年和2016年县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教育和水利等方面6条审议意见进行了督办。
着眼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山区教育工作的监督
2015年4月,针对山区义务教育工作比较落后的实际,广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利用7天时间,深入40所中小学校,对全县山区学校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部分学校存在适龄儿童辍学的现象,个别学校师资配置不够科学均衡,校长竞争上岗机制不健全,学校负责人调转交流滞后;部分教师一岗多年或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影响教育教学水平;部分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靠近川区的学校特别是县管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相对较好,师资力量较强,但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学校英语和音、体、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在随后召开的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就义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控辍保学力度、优化师资力量配备、加强学校基础管理工作等6条审议意见,并转交县政府办理。
时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组,由分管主任带队,就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使审议意见提到的大部分整改事项得到了有效办理落实。
县政府在接到转办的审议意见后,高度重视,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主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针对上述审议意见逐条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对县教育局及部分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进行了调整,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落实中,广河县共培训教师2800多人次、校长280多人次;秋季学期共劝返学生1621人;投资3900多万元修建幼儿园40所;投资4300多万元实施“薄改”项目学校18所,有效促进了山区义务教育工作。
着眼于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加强对人饮水利工作的跟踪监督
2015年6月,广河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全县人饮灌溉工作进行了视察。当视察组来到三甲集镇头家村一处给水管线时,发现工人们正在焊接破损的管道。得知是县人大常委会的视察组,该村的人大代表和群众纷纷赶来,就管道经常破损情况进行反映。
“埋设的管道管径偏小,加之供水压力大,这里的管道经常破损,一破损维修机械就开到了这里,庄稼就遭殃了。”头家村一名乡人大代表说。
“这管道一破裂我们村就停水了,家里有井的还能吃上水,家里没井的得到处拉水,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村民马木洒说。
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情况后,视察组建议县政府,对因管径偏小、水压大导致损坏频繁的管道进行改造,保障群众正常用水。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书面意见,转交县政府立即办理,并要求限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
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在一个月之内对祁家集镇谢家村至三甲集镇头家村4公里多的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确保了正常用水。同时,县政府召开听证会,征求社会各界对水费征收工作的意见建议,出台了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广河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
时隔不久,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视察组对该意见办理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群众叫好声一片,对办理落实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着眼于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对学校供暖工作的跟踪监督
2016年12月,正值隆冬,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在视察全县教育工作时发现,广河三中的锅炉尚未安装运行,学生却已搬到新建宿舍楼,任何取暖设施都没有。
师生取暖,刻不容缓。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和发言,最终形成审议意见转县政府立即办理。
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当即召开会议,就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周后,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视察组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事前没有供暖的三中,在校方和锅炉施工方的共同努力下,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提前一个月实现了供暖。
通过持续发力,跟踪问效,广河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得到了有效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效力明显提升,推动了诸多民生项目的实施推进,有效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