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40年自身建设亮点综述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9-11-26 10:16:02

  自身建设中的“人大举措”——甘肃省人大常委会40年自身建设亮点综述
 
  2018年1月30日,在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就持续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提出了“守纪律讲政治,重学习强本领,勇担当有作为,转作风严自律”的要求。这既是省委的要求,也是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的自我承诺。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人大工作,自身建设是关键。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定位,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促进工作的“硬指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依法履职、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 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2018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共向省委和省委主要领导请示报告依法履职重要事项70多次,确保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质特征和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40年来,历届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2018年12月1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出台了《中共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健全完善向省委请示报告制度的办法》。办法明确了在重大会议、立法工作、重大事项决定、监督调研、换届选举和人事任免、自身建设等方面,须向省委请示的重大事项及其他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应当向省委请示审定的事项。此办法是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和省委安排部署落实见效的重要制度保障。
 
  2019年10月14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印发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这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全省各级人大职能作用,推动全省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会议是自1979年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省委召开的第四次人大工作会议。首次人大工作会议是于1990年8月25日召开的。会议就提高对人大地位、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进一步理顺党委、人大、“一府两院”之间的关系,重视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对地方人大工作的领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3年11月12日,第二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
 
  2015年8月31日,召开了第三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经会议讨论,省委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
 
  纵观省人大常委会发展历史,四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的召开,都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省委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具体行动。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认真贯彻党组工作条例,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认真履行政治领导责任,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省人大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指导和督促机关党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了把好大局、管好阵地。
 
  加强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人大效力
 
  1979年12月6日,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会,作为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教科文卫、民族四个组,作为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常委会的设立,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980年10月6日,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上述四个组改为委员会,作为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下的专业性工作机构。1982年6月,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办公厅,作为省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下设秘书处、行政处、人事处、信访室、保卫科。1983年3月25日,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设立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1983年9月,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省五届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四个专业性工作机构,除教科文卫委员会外,其余三个改设常委会工作机构,更名为政治法律工作委员会、民族工作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
 
  1985年3月9日,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在酒泉、张掖、武威、定西、天水、武都(陇南)、平凉、庆阳等八个地区设立联络处,作为省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在当地党委领导下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委托进行代表联络工作。
 
  为加强地方立法工作,1986年3月8日,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设立常委会法制工作室,作为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为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服务。
 
  1988年5月2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已有的工作机构除办公厅外,统一称工作委员会。其中政法工作委员会改名为司法民政工作委员会,同时新增设农业工作委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研究室。至此,省人大常委会共有民族、法制、司法民政、财政经济、农业、教科文卫、代表7个工作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和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至此,省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建设基本成形。
 
  1990年10月31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将酒泉等8个省人大常委会地区联络处改为工作委员会,作为省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对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随着撤地设市,上述8个地区工作委员会被随之陆续成立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取代。
 
  在此基础上, 1994年1月29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司法民政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同年8月3日,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设立常委会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
 
  2003年1月9日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2004年1月12日,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设立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侨务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自此,省人大有了专门委员会。
 
  2019年1月28日,根据《甘肃省机构改革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设立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随着建立、健全和加强组织建设,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效力得到了更大发挥。
 
  建立健全制度 规范常委会及机关建设运行
 
  2018年12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出台了学习制度,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要求、学习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制度规定,学习记录每年底汇总一次,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按年度建档并长期保存。
 
  40年来,制度建设,始终做为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的有力保障,不断加强、愈加完善。
 
  1985年5月9日召开的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简则》。《简则》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进行了规范,对于健全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后,省人大常委会视察办法、联系代表办法、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办法、新闻发布会制度和常委会会议旁听制度等相继出台。
 
  2009年1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明确了组成人员出席常委会会议的请假制度,并规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情况由常委会办公厅每半年通报一次。此举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纪律保证。
 
  ……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步子更快了,力度更大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机关与市州人大常委会工作联系、加强学习、审议意见督办、信访工作、常委会会议请假、办公厅接待、按照“十不准”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公文处理、精简和规范文件简报等方面,常委会都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意见、办法和规定,为切实提升机关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依法履职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深化推进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同时,按照常委会党组的要求,机关对30多项制度规定进行了修订完善,建立了部门日常工作负责人制度和督查通报、请示报告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一个制度、一套表格、一本台账、一张流程图、一份督查通报”的“五个一”责任清单等工作推进机制,构建起了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同时,严格落实“签字背书”制度,通过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各党支部主要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办法,构建起了主体责任传导落实的网状格局。
 
  2018年,省人大常委会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又对2012年至2017年常委会及其机关制定印发的工作制度和相关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按程序重申废止了12项制度文件,制定了理论学习、服务保障、联系沟通、会议请假等方面的制度12项,提高了人大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与此同时,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了经常性检查,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查处,进一步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在此基础上,紧盯政务运行、会议服务、信访、公务接待、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重形式走过场、重留痕轻效果等突出问题,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体现质量标准,机关的服务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大学习” 立足提高履职能力
 
  2019年5月至11月,“立法知识每月一讲”活动,成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学习的“重头戏”之一。6位长期从事立法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干部,就立法法、地方立法技术规范与实践等立法知识,分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地方性法规、立法技术规范、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和法规审议服务保障工作六个专题开展了系列辅导讲座。大家一致认为,辅导讲座内容丰富,务实管用,实践性很强,对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有很好的启迪性和可操作性,对提高机关干部的立法技能和业务水平大有帮助。
 
  从2019年3月至12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每个月都有关于业务知识的学习讲座。从2019年4月至11月,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厅每个月都分别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任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强国的精神要求,从2018年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大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做好人大工作的本领。在“大学习”中,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建立人大网络学院,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积极推进机关干部开展在线学习;通过集中轮训、网络培训、分系统业务培训,加强机关干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今年以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领导讲课带动学、分类分层专题学、组织培训系统学、网络在线随时学、结对帮带辅导学、主题教育深入学等形式,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和深入。2018年以来,已举办集中轮训班和业务培训班39期。以“大学习”促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以“大学习”促履职服务上水平的氛围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日益浓厚。
 
  加强学习、转变作风,是省人大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老传统。从2008年建设学习型机关、2013年开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到2018年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把学习教育的软任务变成转变作风、促进工作的硬指标,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责、有效服务全省发展大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和作风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积极对标全国人大和省委创新学习的制度做法,建立常委会党组全面及时系统学、人大代表聚焦履职学、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融入日常学的联动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和专委会会议的首要议题,认真传达学习,及时跟进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深化消化转化上见成效。2018年11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专题座谈会,围绕“十个坚持”进行学习研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厅局和市州作了交流发言,推动了全省各级人大学习贯彻新思想的深入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研讨交流,举办专题辅导,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在履职实践中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
 
  “大调研” 立足多提有效建议
 
  2018年7月至8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联合第三方力量,连续四次对“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的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管理、绩效评价情况进行了覆盖监督检查,形成了《关于扶贫资金监督情况的报告》,呈省委省政府领导后,都作了批示,为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奠定了基础。
 
  调查研究作为人大工作的生命线和基础性工作,一直是省人大常委会提高履职质量的“法宝”。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深入开展重大专题调研,紧紧围绕常委会履职行权深入开展工作调研,40年来,无论是立法、监督还是代表工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始终是工作的开路先锋。
 
  2003年5月,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接到了一份调研提纲和七个调查统计表。这是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在开局之年开展的一场遍及全省的、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历时两个月的调查,形成调研报告110份。当年11月12日召开的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这110份调研报告成为产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依据。
 
  2009年9月21日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关于全省促进农民增收情况,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全省及部分市州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全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全省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全省保障性住房和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及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情况等7个调研报告同时提交大会审议,这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史上并不多见。这些调研报告事关社会稳定、扩大内需和民生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这些调研成果最终都转化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效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2018年,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大调研”,结合“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紧贴全省发展的全局问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人大建设的重要问题,精心建立涉及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11个方面300个课题的调研项目库,突出了精准性、覆盖性和针对性;组建了包括党政机关领导及干部、各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在内的260人的调研人才库,突出了调研人员的专业知识,优化了人员结构;采取了省市人大联合调研,委托市县人大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调研的方式,坚持“精准小切口,抓住大民生,解决真问题”的原则,重点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74个重点内容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40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有关调研报告作出了13次批示,推动了相关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大调研”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确定了9项专题调研、25项联合调研和委托调研项目。9项专题调研内容包括: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前期调研及省属监管企业发展情况、教育扶贫工作情况、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情况、改善营商环境情况、省内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情况、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调研。其中,省属监管企业发展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等调研报告已提交常委会会议进行了审议。
 
  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联动攻关,人大代表和相关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大规模、高密度的调研在省人大常委会历史上尚属首次。调研中,按照点面结合的要求,通过实地调查、座谈交流,注重运用资料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力争摸清摸透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提准提实对策建议。
 
  在“大活动”中形成合力 在“大落实”中体现效果
 
  2019年11月22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院内,36名朝气蓬勃的机关干部着统一服装,伴随着音乐的节拍,以整齐规范的动作、充满自信的姿态,表演了第九套广播体操。随后,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呐喊声,紧张的拔河比赛又开始了,来自机关各部门的8支男队和6支女队分别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表演和比赛过程中,干部职工不仅享受了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更展示了团队合作、积极向上、奋勇进取的精神风貌。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常委会党组着眼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振机关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提升机关的服务保障能力,在机关组织了“大活动”。在“大活动”中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声乐、健步、书画等兴趣小组,坚持竞赛性和经常性活动相结合,出台了具体的意见和方案,制定了活动秩序册,机关全员参与,全年组织开展了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高度重视“大活动”的开展,常委会领导不仅带头参加,还适时听取工作汇报,提出具体要求。目前,“大活动”正以科学的设计和明确的责任保障,得到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狠抓落实,是一切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和保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大落实”,注重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提升能力本领、持续压紧压实责任、贯彻管党治党要求中转作风抓落实。在“大落实”中,结合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实际,通过改进工作落实机制,分解任务、靠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领导,以上率下、层层推进。为此,建立了重点任务周安排、月督查、两月一通报制度,不断提升了常委会及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推动了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及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落实见效。
 
  ……
 
  自身建设,当久久为功。4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以有力的举措、创新的作为,在自身建设上细抓、狠抓、实抓,使常委会和机关不断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甘肃人大客户端记者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