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陇原巧手“一针一线”绣出脱贫致富半边天——记甘肃省宁县人大代表白彩霞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1 15:06:13


  今年57岁的白彩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2016年当选宁县十七届人大代表。
 
  1984年,白彩霞开始从事香包制作,三十多年如一日醉心于香包刺绣。2005年,白彩霞创办了宁县米桥彩霞香包有限公司,动员组织米桥、平子、良平、早胜等周边乡镇制作香包等民俗工艺美术品的留守妇女同她一道制作香包刺绣,指导她们按照设计产品样式制作香包刺绣等民俗工艺美术品,助推公司走上了“公司+基地+贫困户”发展的快车道。
 
  2018年,为助推精准脱贫,发挥帮带作用,宁县米桥彩霞香包有限公司成立了彩霞香包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64户,其中13个贫困妇女长期固定就职于车间,外包分散加工770人,其中贫困户130人。扶贫车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生产、订单回收、互联网+销售方式,按件计酬,多劳多得,贫困户月工资达到2600元左右,不仅成了“上班族”,还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截至目前,扶贫车间已累计培训香包制作人员11000多人次,辐射带动周边留守妇女、贫困妇女、孤寡老人等2800多人实现居家增收。
 
  白彩霞在家中给已粘上面料的香包绘上龙、凤、花、草、虫、鱼等图案,然后把画好的香包分发给宁县米桥、平子、良平、早胜和正宁县山河、宫河等乡镇700多名妇女刺绣,绣成后逐件回收。有时,她把制作香包的妇女们叫到自己家中,边制作边进行培训。如今,米桥镇及其周边妇女被彩霞香包公司培养出来的国家、省、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就有18名、县级制作能手52名、从业人员1710多人。
 
  白彩霞设想加大米桥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宁县人大常委会得知后,积极对接米桥镇党委、镇政府,利用扶贫香包文化产业项目,争取扶贫资金50多万元,并向米桥镇香包生产户投放平缝机60台。
 
  贫困户葛翠儒早年家里有两个老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仅靠丈夫一人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白彩霞看到她家的生活状况后,便邀请她跟着自己做香包,补贴家用。葛翠儒说:“我一边做香包,一边种地,既照顾家,也挣了钱,一个月固定工资1800元,下班回家计件做,还能多挣1200元,一月下来能有3000多元收入。”靠着制作香包刺绣,葛翠儒一年能收入3万元,家里盖起了新房,还顺利脱了贫。在米桥镇,像葛翠儒一样跟着白彩霞依靠香包刺绣走上“致富路”的妇女还有很多。
 
  忙碌之余,白彩霞经常自己设计刺绣式样、裁剪香包,她设计刺绣的作品先后有9个被省、市博物馆收藏。公司产品顺应市场需求,样式多变、品种齐全。“公司主要销售挂件、立体动物、生活用品。挂件有三类、大中小件100多种。生活用品有拖鞋、枕头、盖头、抱枕。立体动物有十二生肖和鸳鸯、毛驴等。”白彩霞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彩霞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全省“十大优秀陇原巧手带头人”、庆阳市“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宁县勤劳致富“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彩霞香包以电商助推扶贫曾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专题报道。
 
  如今,彩霞香包就业扶贫车间生产的刺绣作品供不应求,更让白彩霞高兴的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旅游景区也纷纷发来了订单。据她初步统计,扶贫车间现在一年营业额可达19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余元。为了进一步提升销量,白彩霞还积极参加县里举行的电商培训,回到村里后,又手把手教村民进行网上产品展示、接单、发货等。创业至今,这样的免费培训她已经做过近80场次。
 
  “我是一名绣娘,同时也是县人大代表。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人大代表身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把带领乡亲们寻求脱贫致富放在首位,发挥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白彩霞说,当选人大代表后,自己深感责任重大,人大代表的身份也成为她干事创业的新动力。今后,白彩霞打算继续扩大公司规模,辐射周边更多贫困村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大新产品的创作,带动更多贫困百姓“绣”出美好生活。
 
作者: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