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州:“三管齐下”助力“人大代表之家”提档升级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20-04-22 10:15:34
“人大代表之家”作为代表开展履职活动的载体,是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甘肃省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作为推进“两个机关”建设的有效载体、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狠抓“人大代表之家”软硬件建设及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建”“管”“用”水平,为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良好作用。
落实保障建“家”
建设标准提到位。为使“人大代表之家”充分发挥作用,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在认真回顾总结建“家”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全县乡镇人大主席赴浙江、金昌、定西等地考察,学习吸收建“家”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六创”活动,对全县“人大代表之家”进行规范化升级,制定印发“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阵地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目前,瓜州县在15个乡镇、7个社区和39个村高标准建“家”61个,基本实现了乡村全覆盖。
阵地堡垒建到位。本着“因地制宜、便于活动、节俭高效、一室多用”的原则,按照“五有五规范”标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在乡镇办公地点、群众活动中心等创建“人大代表之家”,设置人大代表接待室、活动室和阅览室,配齐办公设备、标志标牌、必备书籍,为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提供基本保障。各乡镇因地制宜、精心部署、突出特色,广至乡、西湖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家”的建设,高标准配备硬件设施,为“人大代表之家”配备了触摸式电视电脑一体机,展示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便于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培训、履职交流活动;渊泉镇将“人大代表之家”建在社区居民活动中心,提高了阵地使用率,方便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
工作力量配到位。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就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配置等事项向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瓜州县委请示汇报,得到了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和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酒泉市编办批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新增设了代表服务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工作人员5名。通过选调考试招录工作人员4名,代表履职服务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各乡镇建立人大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大工作日常事务和“人大代表之家”的运行管理,配备1名专职人大工作人员,负责人大代表工作日常事务,乡镇人大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活动经费给到位。按照“足额保障、适当倾斜、基层优先、动态增加”的原则,瓜州县政府将“人大代表之家”创建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为各乡镇“人大代表之家”补助建设运行经费3万元,连续5年列资225万元用于乡镇和村组社区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为搭建代表活动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瓜州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建设标准高、作用发挥好的“人大代表之家”进行奖励,进一步提升了“家”的服务功能。
规范运行管“家”
完善机制管住“家”。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建管并举,建立“家训家规”,制定人大代表学习培训、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选民、信访接待、述职评议等制度,保证了“人大代表之家”开展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在每个“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一本三册四簿”,安排专人负责代表履职活动的记录和归档,为县、乡1007名人大代表建立了履职档案,全面记录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及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并进行定期通报,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检查指导管稳“家”。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制度,明确常委会领导每人固定联系3个乡镇人大,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常委会领导采取挂点指导、定期调研等方式,深入各乡镇检查“人大代表之家”管理运行情况,组织各乡镇人大主席开展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活动,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水平。
考评激励管好“家”。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专人负责管理机制,推选素质高、热情高的人大代表担任“人大代表之家”的“家长”,负责“人大代表之家”的日常工作及运行,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管“家”能力和水平。各乡镇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纳入人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定期对“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考评,促使“人大代表之家”运行更加规范、代表“回家”履职更加积极。
围绕中心用“家”
以“家”为载体画好“同心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平台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安排,积极参与全县重点工作,开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扫黑除恶等工作中发挥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助力全县中心工作有序推进。
以“家”为纽带架起“连心桥”。瓜州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人大代表基层联系点,畅通人大代表与广大选民的联系渠道,搭建起代表与选民的“连心桥”,有序组织代表开展走访和轮流接待选民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映并促进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解决,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彰显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以“家”为基础搭建“大舞台”。瓜州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以“人大代表之家”为平台,开展人大代表学习培训,交流履职经验,提高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每年举办人大代表履职情况通报和述职活动,引导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汇报履职情况,接受选民监督,不断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为瓜州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落实保障建“家”
建设标准提到位。为使“人大代表之家”充分发挥作用,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在认真回顾总结建“家”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全县乡镇人大主席赴浙江、金昌、定西等地考察,学习吸收建“家”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六创”活动,对全县“人大代表之家”进行规范化升级,制定印发“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阵地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目前,瓜州县在15个乡镇、7个社区和39个村高标准建“家”61个,基本实现了乡村全覆盖。
阵地堡垒建到位。本着“因地制宜、便于活动、节俭高效、一室多用”的原则,按照“五有五规范”标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在乡镇办公地点、群众活动中心等创建“人大代表之家”,设置人大代表接待室、活动室和阅览室,配齐办公设备、标志标牌、必备书籍,为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提供基本保障。各乡镇因地制宜、精心部署、突出特色,广至乡、西湖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家”的建设,高标准配备硬件设施,为“人大代表之家”配备了触摸式电视电脑一体机,展示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便于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培训、履职交流活动;渊泉镇将“人大代表之家”建在社区居民活动中心,提高了阵地使用率,方便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
工作力量配到位。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多次就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配置等事项向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瓜州县委请示汇报,得到了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和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酒泉市编办批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新增设了代表服务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工作人员5名。通过选调考试招录工作人员4名,代表履职服务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各乡镇建立人大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大工作日常事务和“人大代表之家”的运行管理,配备1名专职人大工作人员,负责人大代表工作日常事务,乡镇人大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活动经费给到位。按照“足额保障、适当倾斜、基层优先、动态增加”的原则,瓜州县政府将“人大代表之家”创建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为各乡镇“人大代表之家”补助建设运行经费3万元,连续5年列资225万元用于乡镇和村组社区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为搭建代表活动平台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瓜州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建设标准高、作用发挥好的“人大代表之家”进行奖励,进一步提升了“家”的服务功能。
规范运行管“家”
完善机制管住“家”。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建管并举,建立“家训家规”,制定人大代表学习培训、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联系选民、信访接待、述职评议等制度,保证了“人大代表之家”开展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在每个“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一本三册四簿”,安排专人负责代表履职活动的记录和归档,为县、乡1007名人大代表建立了履职档案,全面记录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及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并进行定期通报,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检查指导管稳“家”。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制度,明确常委会领导每人固定联系3个乡镇人大,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常委会领导采取挂点指导、定期调研等方式,深入各乡镇检查“人大代表之家”管理运行情况,组织各乡镇人大主席开展乡镇人大工作交流活动,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水平。
考评激励管好“家”。瓜州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专人负责管理机制,推选素质高、热情高的人大代表担任“人大代表之家”的“家长”,负责“人大代表之家”的日常工作及运行,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管“家”能力和水平。各乡镇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纳入人大年度目标考核范畴,定期对“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考评,促使“人大代表之家”运行更加规范、代表“回家”履职更加积极。
围绕中心用“家”
以“家”为载体画好“同心圆”。瓜州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平台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安排,积极参与全县重点工作,开展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扫黑除恶等工作中发挥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助力全县中心工作有序推进。
以“家”为纽带架起“连心桥”。瓜州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人大代表基层联系点,畅通人大代表与广大选民的联系渠道,搭建起代表与选民的“连心桥”,有序组织代表开展走访和轮流接待选民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映并促进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解决,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彰显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以“家”为基础搭建“大舞台”。瓜州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以“人大代表之家”为平台,开展人大代表学习培训,交流履职经验,提高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每年举办人大代表履职情况通报和述职活动,引导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汇报履职情况,接受选民监督,不断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为瓜州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大智慧、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