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民族团结进步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0-09-11 15:02:33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致力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致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通过开展多种民族联谊活动,引进返乡人才创业,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带领各民族同胞一齐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共赴致富路
  “过去,这里的村民穿衣掣襟露肘,午饭就是蹲在墙角吃洋芋,居住条件就更不用说了。好多孩子因为没有衣服穿,不得不一整天都待在炕上。”19年前,甘肃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兰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兰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尹建敏第一次踏上甘肃这片土地时看到这样的情景。她当机立断,决定留下来为支援西部和甘肃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19年间,尹建敏先后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多民族地区和兰州市红古区、永登县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工作,带领贫困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2001年,尹建敏来到甘肃,在红古区建立了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同时成立了鑫源志愿者服务队。19年来,尹建敏带领鑫源志愿者服务队走遍了甘、青两省相连的200多个村,凡遇到病人、贫困户和因贫辍学的孩子,都给予帮助。多年来,已资助中、小学生500多名,资助50名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其中32名为少数民族学生,累计为红古区教育事业捐款150万元。与此同时,尹建敏还为红古区养老院捐助了电视机、电脑等物资,主动承担起了养老院80多名老人的吃穿住行等一切费用。据统计,她已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助资金达1880余万元。
  永登县民乐乡和瑞芝村是尹建敏这些年常去的地方,在累计帮扶520户藏族同胞种植苜蓿,发展白牦牛、肉羊生态养殖的同时,尹建敏还出资20万元对村内部分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进行增建和改建。
  “都说‘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我就是要去啃啃这块硬骨头。”尹建敏说。2018年,尹建敏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东乡族自治县开展产业扶贫,带领团队先后走访9个乡镇、40多个村,拜访100余户贫困户。3年来,她累计行程15万公里,细化制定了8类35项调研目录,找准“贫根”对症下药,先后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东乡族自治县伊淼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各乡镇建档立卡的5000余贫困户中投放种羊2万余只,带动了12个行政村、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
大力发展百合产业 助力贫困群众脱贫
  她的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带领兰州百合产业推陈出新、走向标准化的一支主力军,也带领少数民族同胞走上了致富道路。
  她是兰州市人大代表、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斐斌。
  近年来,吕斐斌带领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攻克了不同区域兰州百合GAP种植模式标准化种植方法及模式,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了专业的兰州百合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等农技服务,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增产创收,使得贫困地区农户兰州百合产量逐年上升、品质不断提升。在部分种植地区,兰州百合产量由原来的每亩75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1000公斤以上,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占种植农户家庭总收入的80%以上。
  与此同时,吕斐斌还把扶贫车间作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作为吸引群众就近就业、促进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载体。在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甘肃名优特产兰州百合资源优势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发出药食同源百合新产品,建成了年产2000吨的百合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扶贫车间”,提升了兰州百合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19年,该扶贫车间生产加工量达2743.47吨。扶贫车间也变身为稳就业的“蓄水池”,安置了周边农村近150名乡村妇女进厂务工,其中有10名精准扶贫户妇女,少数民族15人。扶贫车间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探索出了一条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有力加快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步伐。2019年,公司工厂女工月最高工资5350元、月最低工资2670元,公司2019年全年支付工厂女工工资达787.62万元,该车间先后被评为“扶贫车间”和“巾帼扶贫车间”。此外,企业在原料分拣、货物搬运、种植采收等方面,还解决了500多名季节性短期工就业。
  吕斐斌及其公司团队为全省脱贫攻坚作出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兰州市,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她带领的团队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北部山区与永靖县交界地带选择了适应兰州百合种植区域进行试种,免费为少数民族贫困农户提供优质百合种球,增加农业种植收益,寻找新的增收产业。目前,已种植的兰州百合长势喜人,百合原料品质相对较好,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发展兰州百合产业和增收致富的信心。
积极建言献策 用心维护民利
  《关于加大对西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议案》《关于彻底解决兰州市老旧楼院供暖问题及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等议案》……
  这一个个为民谋幸福的议案均来自兰州市人大代表、西园街道柏树巷社区书记马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人大代表,马莉几乎把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调研和深入群众收集资料中,力求每一份建议都体现民生、反映民情。
  针对柏树巷少数民族群众聚集这一特殊情况,马莉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在辖区各行业开展了民族团结“六进”活动,将国旗国歌、政策法规、党报党刊、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五个认同”送到了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身边,唤起大家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柏树巷居民具有流动人口多、少数民族多、人口老龄化等特点,通过走访调研,马莉积极联系各级有关部门,在社区内开展了少数民族妇女文化提升班,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进行一些就业技能培训。“少数民族妇女技能提升班不仅提升了妇女们教育下一代的水平,也解决了一些家长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马莉说。
  柏树巷82岁的回族困难孤寡老人安桂花十年如一日得到社区人员的照顾,老人临终前都一直在感谢党、感谢社区。
  “关心每一个困难群众是我的职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是我的心愿。”马莉常说。
发挥职能优势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乐章
  作为与全市各族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机关,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当好党委政府与各族群众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广泛凝聚全市各族人民共识,将民族团结进步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谱写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人大新篇章。
  近年来,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协调推进兰州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将学习型机关、文明机关建设与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方式,认真组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习近平民族观等方面的学习。通过宣传展板、兰州人大网、兰州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的重大意义,使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的自觉性,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帮扶措施到位,充分发挥机关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
  十几年来,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并筹集资金慰问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和学生。积极邀请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参与各类调研和监督工作,为维护民族团结建言献策,共同研究和探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新形式、新问题。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紧盯民生问题,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和精准脱贫工作联系在一起,入户走访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提供就业信息和发展思路,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就业能力,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全市各民族共同迈进小康社会和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人大力量。
 
作者:王晨旭 徐 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