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直播回放】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稿件来源:中国甘肃网 发布时间:2023-11-27 16:20:53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焯: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同志们:
 
  按照本次常委会日程安排,今天下午举行联组审议询问会,对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这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一项重要监督工作。9月至11月,常委会领导和省人大农委分别带领调研组在部分市(州)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全省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查找乡村产业振兴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深入研究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为今天的专题询问做了充足的准备。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焯:
 
  昨天上午全体会议听取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下午进行了分组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省政府的工作,认为报告总结成绩客观,查找问题准确,提出建议可行,普遍赞同这个报告。今天下午我们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这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焯:
 
  参加今天询问会的有:常委会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部分省人大代表,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和14个市(州)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胡 焯:
 
  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专题询问。李刚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到会听取意见,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会应询。让我们对李刚副省长及各厅局负责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会议共有3项议程。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按照法定程序,会前有9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报名询问。今天的会议先请这9位同志发言询问,在他们发言询问结束后,其他出席、列席人员需要发言的,可以举手申请发言询问。请大家在询问、应询时直奔主题、简明扼要,注意控制时间。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胡 焯:
 
  下面,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发言询问。(由询问人依次进行发言询问,不再逐一点名。)
 
 
  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农工委主任王春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把主攻方向放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上,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文章。请问省农业农村厅,在乡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下一步有哪些新的举措和打算?

 
 
  杨金泉:
 
  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乡村产业振兴情况汇报并专题召开询问会,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您的问题直指全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十分精准。下面我作一简要答复。
 
  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在全省产业链综合评价中排名前3.受到通报表扬。预计今年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5791亿元,同比增长25%,产业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杨金泉: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部署实施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链长制。链长马廷礼副主任全程指导产业链建设,主持制定产业链《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调度部署,上个月,马廷礼副主任和联系农口的戴超副主任召开专题会议就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延链补链作出安排。李刚副省长定期听取推进情况汇报,指导制定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实施方案》。我厅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批链主骨干企业、一套考核体系“六个一”推进机制,按季调度、推动落实。
 
  杨金泉:
 
  二是聚力招大引强。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头号工程,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立工作专班,编制“两库两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先后组团在福建泉州、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陇南康县等地开展6次集中招商活动,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精准招商项目、招商对象和招商措施,强宣介、严调度、督落实。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签约项目822个、签约额764亿元,项目开工率95%,资金到位率45%,实现新增农产品加工转规企业59家、营收过千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07家。
 
  杨金泉:
 
  三是突出培优扶强。建立分产业包抓招商引资项目、分级包联农业企业的包抓联工作机制,落实“六必访”,全过程跟踪服务。安排1.6亿元持续开展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奖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470家,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配套发展。
 
  杨金泉:
 
  四是推动集群发展。聚焦主导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推动要素集聚、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苹果、马铃薯今年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六大特色产业全覆盖,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产业强镇4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今年全省共备案产业链重点项目634个、总投资727亿元,已开工建设573个、完成投资194亿元。
 
  杨金泉:
 
  虽然我省乡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标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还存在大型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精深加工科研投入不足等短板弱项。下一步,我厅将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
 
  杨金泉:
 
  一是夯基础。深挖“土特产”潜力,以“1024”为总抓手,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1+6”方案和现代设施农业“1+1+5”系列文件落实落地,到2025年打造10个百亿级产业大县,果、薯2个500亿级左右和牛、羊、药、菜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杨金泉:
 
  二是大招商。继续围绕重点产业,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和东西协作重点省市,锚准“三个500强”和行业百强等重点目标企业,多层次开展农业招商推介,力争每年签约投资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00个,新增转规企
 
  杨金泉:
 
  三是强加工。以预制菜产业为突破口,启动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加快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全过程监管,培育打造10个预制菜(食品)加工园区、10个预制菜品牌、100个预制菜骨干企业、100个优质预制菜产品,力争将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把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等作为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平台,健全省级产业园创建认定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到2025年底,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产业集群、12个以上国家级产业园,省级产业园基本实现全覆盖。
 
  杨金泉:
 
  四是树品牌。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培优创响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创建特色鲜明农产品品牌,健全“甘味”品牌体系,加大品牌宣传,讲好品牌故事,放大品牌效应,形成品牌矩阵。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王海燕: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省政府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58%,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在调研中也了解到,部分地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请问省科技厅,在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强化科技兴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目前还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有哪些新的举措和办法?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谢正团 :
 
  省科技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持续加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培育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全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截止目前,全省农业领域共有科研机构6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0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6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持续加大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围绕种质资源创新、动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农机装备研发、粮食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需求,组织实施农业领域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等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48项,支持经费5185万元。同时,针对河西走廊主要粮经作物节水丰产、盐碱水土一体化循环利用与生态改良等技术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获批科研经费1.41亿元。
 
  2.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支持兰州大学羊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出首个适于我国高寒牧区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种天华肉羊,实现了肉用细毛羊品种的替代进口;研发出绵羊基因组育种芯片,实现了绵羊基因组育种领域由跟跑到并跑的重大突破。支持动物用生物制品企业创新联合体研制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已通过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应急评价;研制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突破亚单位疫苗免疫不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已完成中试生产工艺定型和抗原制备。支持玉米种质资源与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新联合体选育出敦研233、236等玉米新品种20个(国审9个、省审11个),联合体成立以来累计选育新品种65个(国审36个、省审29个)。支持甘肃农业大学选育的“甘农薯7号”,攻克抗低温糖化技术瓶颈,打破加工型马铃薯长期依赖国外品种的局面,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7.43万亩以上,覆盖全国12个马铃薯主栽省份。
 
  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能力持续加强。制定实施《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我省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以酒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组织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陇西县、玉门市、榆中县等3个县(市)获批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平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科技部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组织开展2023年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星创天地、省级创新型县(市、区)申报工作。
 
  4.乡村科技人才队伍服务支撑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选派“三区”科技人才1300名,围绕受援地农业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举办全省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培训7期,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业合作社和企业负责人370余名。支持指导科技特派团在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技术服务,线上线下培训参学2万余人次,累计引进新品种200余个、推广新技术50余项,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3900余亩。
 
  5.东西部科技协作工作成效日益显著。组织相关市(州)科技局、高校院所和企业,赴山东、天津开展东西部科技协作对接工作;青岛市科技局、天津农学院分别带队赴我省开展对接工作。在白银、武威等地开展2023年“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科技帮扶活动,新建“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个。在青岛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举办2023年甘肃省东西部协作科技人员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我省帮扶市(州)科技人员100名。积极争取天津、山东科技援甘项目,山东省科技厅2023年度智力援助项目落地临夏州,山东省、天津市2023年设立科技专项,为我省受帮扶地区乡村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谢正团 :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力量需要加强。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近年来虽然有明显提升,但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成分高效分离、杀菌、防腐、干燥精细加工等领域技术研究相对薄弱,农业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
 
  2.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加强。我省共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0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6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对县(市、区)的覆盖面为65%,与科技部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布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资源禀赋,加大农业科技园区指导创建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平台内聚集,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动能。
 
  3.农业科技人才引领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缺乏,依然是制约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2014年以来,已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才1.22万人(次),此外,还有近万名科技特派员在基层一线,提供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工作。但是,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人员总量不足(2021年26496人,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4.29%),加之工作经费有限导致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时间和成效难以保证。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全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持续提供科技支撑。突出主攻方向,以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系统部署农业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和资金,以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突破带动整体创新能力跃升。紧盯我省特色产业发展瓶颈制约问题,聚焦种业创新、盐碱地综合利用、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产品攻关与示范应用,组织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协同开展技术攻关。
 
  二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为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示范引领平台。争创酒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强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布局创建一批创新型县(市、区)、星创天地,构建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格局。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进园入县”,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形成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农业人才培育帮带,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智赋能。统筹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科技人才力量,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建立一批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好“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促进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转化,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聚焦重点帮扶县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和省级科技特派团专项,促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产业加快发展。
 
  四是强化东西部科技协作,不断提升受帮扶地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搭建东西部科技协作创新合作平台,重点围绕果蔬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东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在甘转移转化。在支持现有555名“双地”科技特派员在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我省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认定和“双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工作。

 
  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高协: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以“甘味”品牌为统领、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的“甘味”品牌体系建设,“甘味”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据了解,“甘味”品牌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排名第一。请问省农业农村厅,在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强“甘味”品牌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突出问题,下一步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杨金泉: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着力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品品质、构建品牌体系、强化产销对接,“甘味”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明显提升,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为加快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促进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重点抓了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建机制,构建品牌体系。制定“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目录管理办法、门店授权运营规程等系列政策文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甘味”品牌商标获得国家核准注册,形成1个“甘味”省级品牌、63个区域公用品牌、680家企业品牌的三级品牌体系,每年奖补100家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的企业,联合中国银行开发“甘味贷”特色金融产品,定西马铃薯、静宁苹果、平凉红牛、岷县当归、兰州百合等8个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培育计划,数量居全国前5.
 
  二是聚焦提品质,擦亮绿色底色。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抓点示范行动,建成786个绿色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4436万亩,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290个,完成静宁苹果等60个产品品质评价和信息发布,从源头上构建消费者对“甘味”舌尖上的信任。
 
  三是聚焦塑品牌,开展宣传推介。连续三年举办“甘味”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和“甘味”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持续在央视投放“甘味”品牌广告,联合新华社开展“数说甘味”“甘味故事”宣传,不断放大“厚道甘肃 地道甘味”品牌效应。
 
  四是聚焦拓市场,构建产销体系。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市场,结合招商引资,组织多场“甘味”农产品推介洽谈活动,签订购销协议,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在全国授权开设“甘味”品牌门店52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建成线上“甘味”电商平台17个,全省农产品网店达到9.8万家,预计今年全省农产品网上销售规模达到250亿元以上。
 
  当前“甘味”品牌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三级体系发展不均衡,缺乏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品牌。二是品牌宣传不够,覆盖范围和热度不足。三是品牌管理不精细,各级政策资金支持还需加强。
 
  下一步,我们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力做强产业、做大品牌,加快打造“甘味”品牌矩阵,以品牌赋能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夯实基础。启动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打造牛羊产业带,聚力建设特色种植业基地,提单产、优品质、延链条、增效益,为品牌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品质保障。二是建好矩阵。培优创响区域公用品牌,指导各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品牌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力争到2025年我省入选农业农村部品牌精品达到15个左右。培育壮大企业品牌,支持“德美苹果”“祁连牧歌”等品牌提升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分产业打造1-2个立得住、叫得响的企业品牌。三是加强管理。制定“甘味”品牌管理规范,健全分级分类培育和保护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监测评价,做到有进有出,体现竞争性、彰显公信力、提升美誉度。四是做好宣传。持续加大与各类媒体合作力度,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甘味”品牌宣传推介。加强品牌销售体系建设,每年新增10个左右“甘味”品牌门店,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控量提质办展,精挑细选参展,实现以展促销,以销兴农。
 
  省人大民侨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民侨工委主任马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注重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请问省乡村振兴局,在完善帮扶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地享受全产业链收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显明:
 
  首先,感谢省人大和各位代表长期以来对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最根本的是要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作为关键一招,一手抓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一手抓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更多脱贫群众嵌在产业链上、稳在就业岗上。
 
  一是增强联农带农能力,确保“带得稳”。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联农带农的首要前提。我省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使用的重点,每年按照5%的增幅提高资金投入比例,今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占比达到61.12%。借助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等平台,做足协作招商文章,连续举办5届“津陇共振兴”和3届“鲁企走进甘肃”活动,成功引进一批体量大、实力强的头部企业。今年,已新增引导352家东部企业落地、投资额56.28亿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256家,携手东部共建产业园区82个,有效解决“能联带”的问题。
 
  二是落实联农带农责任,确保“带得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5年过渡期内,使用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无偿援助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扶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原则上都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项目经营主体全部落实联农带农责任,对未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的经营性帮扶项目不得审批实施。今年,全省共安排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52.18亿元,实施经营性帮扶项目1553个,联带农户75.88万户,有效解决“谁来带”的问题。
 
  三是确定联农带农对象,确保“带得准”。瞄准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这个关键,联农带农机制重点联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有序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创新研发“一键报贫”机制,实现农村常住人口全覆盖,第一时间把有返贫致贫风险和帮扶需求的群众识别纳入进来。启动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人均纯收入低于8000元和收入下降的脱贫人口“两类群体”实行台账管理,优先落实联农带农机制。目前,全省各地已全部建立经营性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明细台账和县级联农带农工作台账“两本台账”,联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0.19万户,前三季度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97元,同比增收8.4%,比同期中西部22省(区、市)平均增速高0.3个百分点,有效解决“联带谁”的问题。
 
  四是规范联农带农方式,确保“带得久”。围绕发展产业带动、劳务吸纳就业、共享资产收益3类联带方式,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增加经营性收入;对有务工需求的农户,通过支持经营主体吸纳就业、设立公益性岗位、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等方式实现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对形成的帮扶项目资产明确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增加财产性收入,防止“一股了之”、“一发了之”和“泛福利化”。目前,采取以奖代补、达标奖补等方式为7.8万户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产业帮扶措施;2607个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就业脱贫劳动力3.84万人;针对偏远脱贫地区寄递物流难题,创新开发乡村“快递小哥”公益性岗位10210个;脱贫村光伏项目带动10万户困难家庭就地就业增收、带动2893个脱贫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5万元以上,有效解决“怎么带”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联农带农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但在完善联带机制、拓宽联带路径、提升联带效益、防范联带风险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的安排部署,把健全落实联农带农机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想方设法把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一是在产业发展上再提升,持续提高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按照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在联带责任上再靠实,建好用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把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作为实施经营性帮扶项目的前置条件,做到应联尽联、应带尽带。三是在鼓励联带上再加力,坚持支持经营主体力度与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数量和效果相挂钩,对联带数量多、效果好的经营主体加大支持力度。四是在联带方式上再优化,统筹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类帮扶项目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确保联农带农机制落到实处,发挥助农增收作用。
 
  省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主任胡秉俊:
 
  人才是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全省各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了一批乡土人才和农业农村急需人才。但在调研中,基层普遍反映当前农业农村各类人才匮乏问题突出。请问省人社厅,在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周丽宁: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省人社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在深化改革、引育并重上下功夫,激励各类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助力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基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基层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倾斜政策,为乡村教师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专业技术人才单列中高级岗位2.3万余个;全省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完成年度招聘结果备案8100多人,同比增长140%,努力扩大基层人才总量,为基层留住人才。完成全省县以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首次晋升,调整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完善高海拔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贴,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着力提升基层干部待遇。在全国首创建设省市县三级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着力解决关系人才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优化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二是完善乡村人才职称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农业系列等职称评价标准,健全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下放卫生、农业、中小学教师等系列副高级评审权,积极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先后有2万多名“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通过“绿色通道”获得职称。对从教20年和30年以上的乡村教师,分别在评聘中级和高级职称时不受指标限制,提升基层获得感。在全国率先实行县以下基层高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3.4万名基层人才搭上职称评审“专属快车”,被人社部作为全国人社系统人才扶贫唯一典型案例,上报中宣部推广宣传。
 
  三是创新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统筹实施“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每年为基层补充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近2万名。在重点人才项目选拔中向基层倾斜,已有391名基层高层次人才被相应评选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领军人才、省优专家。在省人大的关心支持下,修订了《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承办各类专家基层服务项目19个,组织专家860余人次赴基层开展服务,培训基层人才1.6万余人,惠及群众9万余人。在全国首创“百名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行动,做法成功入选人社部信息化便民服务典型案例。
 
  四是加大基层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全国率先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15名高技能人才被评为“工人教授”,1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获评高级技师。会同省乡村振兴局推荐4名高技能人才入选乡村工匠名师,15名乡村振兴人才入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补贴性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6.6万人次。培育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兰州拉面师”“陇南电商”在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展示,“静宁果农”“礼贤妹”获评“全国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在全国首创建成省级技能大师之家,开发“爱心理发员”乡村公益性岗位1.17万个,积极服务全省主动创稳大局,创新设立了1.48万个维稳网格员,3602个防溺水巡查员,受到省委、省政府及人社部领导肯定。
 
  虽然我们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做了一些积极努力,但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仍需不懈努力。一是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还有差距。目前,基层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主要是人才作用发挥与乡村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高层次人才与基层常态化对接机制有待完善,人才、技术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完全匹配。二是放管结合全方位服务与人才需求还有差距。主要是政策效能释放和执行方面存在下放的权限“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常态化监督缺乏上位制度保障,全方位服务上还需加强。三是“高精尖缺”人才区域分布与基层高质量发展需要还有差距。从乡村全面振兴需求看,人才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领军人才不足、“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比较匮乏、区域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贡献率相对较低。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乡村产业发展人才供给力度,努力为我省加快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一是深入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在岗位评聘、职称评定、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基层更大倾斜支持,完善常态化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基层管理服务,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二是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健全高层次人才与产业发展对接机制,建设一批专家服务基层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育壮大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破解基层发展难题。三是不断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继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上门服务,宣讲政策、化解难题,分层分类面向基层强化培训,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在基层创新创业,努力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朱建海: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进展明显。但目前我们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请问省生态环境厅,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厚植绿色低碳生态底色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新的举措和打算?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刘文玺: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总要求,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省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对标“十四五期间全省至少新增完成120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目标,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兼顾农村生活垃圾、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和覆盖水平。截至目前,2023年新增完成291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789个。建立整治验收评估机制,做到“整治一个、验收一个”,实现看不到污水横流,闻不到臭味,听不到村民怨言。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迈上新台阶。落实我省“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优先开展水源保护区、人口密集区、黑臭水体集中区、旅游风景区等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纳管一批、集中治理一批、资源化利用一批的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持续开展设施运行情况的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全省15955个行政村已累计完成生活污水治理4232个,治理率26.52%(国家下达我省“十四五”目标为25%),设施正常运行率稳定在80%以上。
 
  三是持续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现新突破。严格落实定期排查、分类施治、长效监管的工作机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兼顾近期消除黑臭与远期水质稳定达标,对已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拉条挂账、分期分批治理、逐一对标销号。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85条,已完成治理77条,治理率达到90.6%(国家监管的50条,完成治理44条,治理率88%;省级监管的35条,完成治理33条,治理率94.3%),为实现“十四五”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是不断强化监管,协同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督促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依法落实排污登记。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污染防治设施配套不到位以及粪肥超量施用污染环境等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以来,依法查处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环境违法行为14件,罚款31.1万元。制定实施《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实施方案(2023-2025年)》,选取9个农业面源污染区域开展监测评估。经与农业农村部门衔接,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利用率分别达41.3%、41.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4%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54%以上;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1%以上。
 
  虽然我厅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省农村环境整治点多面广,整体推进的集群效应尚未显现。二是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晚、基础弱,建设成本高、运维压力大,设施运行不稳定或破损停运等现象客观存在,治理成效还不够稳固。三是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后期运维保障不足,环境效益发挥不充分。
 
  下一步,我厅将在省人大及常委会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选取基础较好、成效明显的地区整县域推进,其他县域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发挥集群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二是扎实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治、运、管”全过程监管。以日处理10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组织季度巡查和水质监测,确保正常运行。三是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综合施策开展整治,常态化实施成效评估。动态更新监管清单并跟进治理,确保2025年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四是不断强化农村环境监测监管,实现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区县级全覆盖,健全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体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农村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协同推进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主任张怀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甘肃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都要求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请问省财政厅,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法一条例”,加大乡村产业财政投入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存在什么问题,今后有何进一步打算?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吕林邦:
 
  2021年以来,全省财政部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深入实施“一法一条例”,抓投入、保重点、建机制、强监管、提绩效,3年来“农林水”投入累计达到2133亿元、连续保持财政第一大支出,保障了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地落实。现围绕询问重点,就乡村产业投入保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真金白银保障。一是加大政策资金供给。2021年,明确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不低于50%;2023年,进一步强化乡村产业政策支持,明确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占比不低于60%。3年来,指导各地整合使用涉农资金778.67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454.07亿元、占58.3%(2023年截至10月,中央和省市县四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占比已达60%以上),全力支持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累计下达中央财政农业产业融合项目资金11.32亿元,支持新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农业产业强镇22个,推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下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资金6.14亿元,提高农产品保鲜增值、商品化处理和错峰上市能力。三是引导特色农业发展。省财政设立现代寒旱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1.7亿元,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以及区域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支持构建产业体系。专门安排43.5亿元,重点扶持14个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四是支持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2022年每年安排3.85亿元,按每村50万元标准,每年扶持770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2023年安排4.89亿元,按每村70万元标准,支持698个村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二、拓宽多元投入渠道。一是全面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2014年以来累计发放脱贫人口贷款899.66亿元,贷款发放额度全国第二;截至目前贷款余额238.92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省级累计代偿1.17亿元。二是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62.49亿元,对种养业100个品种进行保险。通过多元化投入保障,有力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乡村产业发展。三是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累计发放涉农担保贷款98.29亿元。四是筹集10亿元设立乡村振兴母基金,投资5044万元注册设立3支子基金,支持静宁苹果、张掖畜牧乳业、金昌农副产品等项目建设,撬动市县和社会资本认缴出资3.36亿元。
 
  三、加强资金使用监管。2021年以来,先后出台农业相关转移支付、涉农产业发展资金监管等10余项资金管理办法,构建职责清晰、权责匹配、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产业资金监管责任体系。选取资金量大、涉及面宽、关注度高的衔接资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及时反馈结果,督促做好问题整改。
 
  四、注重绩效结果运用。树立“大干大支持、少干少支持、不干不支持”工作导向,统筹1亿元,对项目资金使用规范、成效突出的8个县区予以奖励,同时对2个专项压减资金规模,对3个工作严重滞后的县区收回提前下达的资金,对4个县区调减任务和资金规模。
 
  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资金效益发挥不充分的问题。从今年财政运行情况来看,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保基本与促发展的双重压力陡然加大、债务风险化解的困难挑战叠加集聚,对持续做好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带来许多困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做好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主任马自学: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资源配置的枢纽,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都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引导金融资源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基层反映,目前金融资金进入乡村产业还存在着一些堵点。请问省金融监管局,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支持和鼓励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虎堂:
 
  今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体系,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全省金融机构不断下沉金融服务,形成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保险、政策性担保相配合,小贷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为补充、便民金融服务点为延伸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全省金融机构经营网点县城、乡镇全覆盖,融资担保业务县区全覆盖,在行政村建立便民金融服务点9117个,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全覆盖”。
 
  (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实施金融“四大工程”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通过加快创新涉农金融业务机制、模式和产品,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专属金融产品等措施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联社印发《关于加强合作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充分发挥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支持、项目规划、资源统筹优势和省联社信贷资金、网点渠道、金融服务优势,推动农业政策与金融资源融合赋能。
 
  (三)扩大信贷投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一县一业一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持续扩大信贷投放。截至10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8238亿元,同比增长9.5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30.10%,比年初增加814.38亿元。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对有贷款意愿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应贷尽贷”。截至10月末,全省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96.85万户、899.66亿元。
 
  (四)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特色服务品牌矩阵。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建行省分行建立农业生态链、智慧农批农贸、县域智慧劳务等涉农数字平台体系,金融服务覆盖农业全场景。农行省分行推出“智慧畜牧贷”,对活体牲畜进行数字化识别、管理和监管。甘肃银行推出“支种贷”,对信用评级在AAA级以上的玉米制种企业给予5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
 
  (五)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制定出台《甘肃省企业挂牌上市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筹划建立300家挂牌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形成拟挂牌上市企业培育梯队。积极协调解决拟上市农业企业困难问题,推动涉农企业加快上市进程,目前,全省涉农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涉农企业9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目前,全省发行64.39亿元乡村振兴私募债券。
 
  (六)加大担保支持力度,提高融资可获得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结合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创新推出“农担直通车”“产融贷”等担保产品,满足不同乡村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1-10月,全省融资担保机构累计提供101亿元融资担保服务。截至10月末,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余额347亿元,占全省在保余额51.5%;平均融资担保费率1.01%,累计为企业让利3亿元。
 
  (七)充分发挥保险作用,提升风险保障能力。推进全省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增强农业产业抵御风险能力。截至10月末,全省实施农业保险品种101个,参保农户171.05万户。1-10月落实农业保险赔款10.79亿元,受益农户75.82万户次。持续扩大“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覆盖面,1-10月新增落地保单889单,提供风险保障104.5亿元,受益农户13.13万户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金融服务在乡村地区普及不足,传统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乡村产业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乡村产业企业融资实力较弱,缺少发展规划和融资规划,资金运营能力弱。农业产业风险补偿机制有待完善,需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提升金融机构给予融资支持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全省金融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应我省农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加强金融供给保障。对临时还款困难的乡村产业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调整还款期限和贷款利率,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经营正常、发展前景好的乡村产业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授信,支持企业增产增收。
 
  (二)持续改善乡村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开展活体禽畜、养殖圈舍、农机具、大棚设施等涉农资产抵押贷款。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重点支持县域优势特色产业。
 
  (三)强化乡村产业风险保障。建立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通过综合运用风险补偿金、保费补贴、代偿补偿等手段,降低乡村产业企业担保费率。引导政府性担保机构优先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乡村产业企业。
 
 

 
  省人大代表李婧:
 
  我向省文旅厅提一个问题:
 
  前两年旅游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今年我省文旅行业加速复苏,旅游经济“井喷式”增长。今年前3季度,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3%和89%,特别是我省部分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旅游深受游客们青睐。请问省文旅厅,在深化农文旅融合,做大做精乡村旅游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下一步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
 
  近年来,省文旅厅紧紧围绕“三农”重点工作任务,以“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目标,着力实施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特色旅游村镇、农家乐、精品民宿品牌工程,打响做亮“陇上相遇”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培育业态,打造品牌,做强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旅游版”。2023年1-10月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3314.8万人次,与2019年的11310.4万人次相比增加2004.4万人次,增长17.72%。乡村旅游收入395.45亿元,与2019年10月的301.99亿元相比增加93.46亿元,增长30.95%。
 
  一是高规格打造样板。依托全省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工作,加快培育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品牌。2023年,投入省级旅游专项资金1亿元发展乡村旅游,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80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60个,扶持精品民宿17个。全省累计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310个,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21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200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530个。指导市州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好、支撑能力强的乡村旅游项目,引导示范县、样板村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游客接待、停车、环卫、通讯等基础条件,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二是差异化开发产品。制定《“陇原乡遇”--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创建要求》,按照一部务实有效的乡村旅游规划、一套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一个影响广泛的网络宣传营销平台、一套规范实用的乡村旅游标识系统、一部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推广宣传片的要求,推动乡村旅游示范县强化扶持政策,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发展水平。以乡游、乡见、乡识、乡宿、乡味为主题,推动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推进乡村旅游消费升级。全省有44个村、6个镇被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居全国第7位。全省创建国家等级旅游民宿19家,其中国家甲级4家、乙级2家,甲乙级民宿数量居全国第2位。旅游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作用不断显现。
 
  三是多样化宣传推介。举办“丰收了·游甘肃”系列惠民活动,“云享甘肃”、“欢乐春节·如意甘肃”等系列活动,持续做强“环西部火车游”产品品牌,开行“三区三州”红色旅游专列并常态化运营,持续扩大乡村旅游对外影响力。3月份举行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指数发布暨陇上户外运动旅游启动仪式,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推出了春季乡村旅游30条精品线路产品,助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乡村旅游“康县模式”研讨班,进一步培育树立典型,引领乡村旅游发展。设计制作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二维码”,开发全省乡村旅游电子地图,着力展示甘肃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品牌知名度。2023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2023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43条,甘肃“夏润平凉 耕读传家亲子游”、“陇上江南 乡村休闲度假游”、“白银寻夏 黄河小镇体验游”和“花儿临夏 乡遇时光尽兴游”4条线路入选。
 
  四是全方位指导服务。委托高校、媒体、企业组成咨询服务组,对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项目建设、业态培育、产品开发、运营管理给予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聘请西北师大旅游学院、兰州文理学院等高校及乡村旅游企业运营专家组建乡村旅游培训专家团,组织编印《甘肃乡村旅游实务与案例》《现代农家乐实务手册》等教材。2023年承办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训班,举办全省乡村旅游培训班,以全省乡村旅游带头人、管理人员、经营服务骨干人员为对象,分批分类型举办乡村旅游培训48期,参加培训8600人次,实现乡村旅游培训全覆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乡村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竞争力不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乡土风味还不浓,核心竞争力还不强。乡村旅游服务产品主要以小景点休闲与农家乐为主,产品开发过于单一,娱乐性、参与性活动还比较单调,存在同质化现象。二是乡村旅游管理还不够规范,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动服务意识较差,难以满足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需要。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实施“文旅富民工程”,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打造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更多城乡群众挣上“文化钱”、吃上“旅游饭”,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幸福产业。
 
  一是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推进乡村特色旅游村镇、农家乐、精品民宿等品牌创建工程,建成一批乡村特色旅游村镇、农家乐、精品民宿,培育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乡村旅游示范品牌,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持续加大乡村旅游投入,重点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60个。
 
  二是开发培育乡村特色产品。以乡游、乡见、乡识、乡宿、乡味为主题,开发以山水田园、生态农业、村落民宅、民间节庆为重点的乡村观光产品,以风俗礼仪、民间演艺、乡村赛事、非遗技艺为重点的乡村体验产品,以农耕文化、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红色记忆为重点的乡村研学产品,以乡村民宿、乡村客栈、乡村野奢、康养乡居等为重点的乡村特色住宿产品,以优质农产品、特色风味小吃、乡村手工艺品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特色商品,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推进乡村旅游消费升级。
 
  三是持续拓展乡村旅游市场。举办“丰收了·游甘肃”系列惠民活动,做强“环西部火车游”产品品牌,以“相约陇原促振兴·富了口袋富脑袋”为主题,推出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线路。依托新媒体,加强内容原创和线上线下活动策划,拍摄制作有趣味、有温度、正能量的乡村旅游视频,提升甘肃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队伍素质。加大“三区”文化工作者专项培养力度,送教上门、逐县办班,对全省乡村旅旅游带头人、旅游管理人员、旅游经营服务骨干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胡 焯: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询问回答环节就到这里。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李刚副省长作表态讲话。


  省政府副省长李刚作表态发言。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 焯: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马廷礼副主任作总结讲话。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廷礼:
 
  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决策和总书记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首年履职的重要监督项目。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会前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开展深入调研,昨天上午全体会议听取了省农业农村厅代表省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下午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今天下午举行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通过看、听、问、答,深刻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昌升书记、振鹤省长亲自研究谋划,亲自部署推动,把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时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形成高位推动、上下齐抓的生动局面。深刻感受到政府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的实干作风,农口部门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各尽所能、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营造了真心实意、真刀真枪、真金白银地抓乡村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浓厚氛围。深刻感受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实施“倍增行动”,培育“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一批百万亩、百万头(只)的产业大县,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的规模优势、品质优势、集群优势正在显现。深刻感受到“甘味”农产品品牌的独特影响,“甘味”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知名度持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已连续2年蝉联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榜首,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深刻感受到全产业链给老百姓带来的真切实惠,产业发展实打实,接地气,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民在种养加、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中获得了收入、得到了实惠。
 
  刚才,几位同志的询问,直奔主题、直击要害,反映了我省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切,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回答,坦率真诚、实事求是,既说成绩、也谈问题,既立足当下、更着眼长远。这一问一答,问得真切,答得真诚。李刚副省长的讲话,贯彻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抓住了我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专题询问会开得圆满成功!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廷礼:
 
  下面,我围绕审议和询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关心关注的问题,以及乡村产业振兴中需要注重的关键环节,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狠抓科技兴农,这是必由之路。农业是实施“强科技”行动的重要领域,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金扁担”。要强化技术支持,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智慧农业、节水增效、机械装备、生态循环、耕地保护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构关键领域和环节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团体)制度,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要强化平台支持,注重发挥省农科院、兽研所、甘农大、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作用,鼓励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速提升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庆阳环县的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国智,就是“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典型代表,他带领技术团队在环县建办制种基地,形成育种、制种、基地、人才成龙配套】。要强化信息支持,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个人订购等模式,促进产加销一体化。
 
  二要加速基地建设,这是重要支撑。农产品既要有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优于别人的独特品质,也要有一定产业规模,否则就难有市场话语权。要以“现代化”为目标,抓好全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支持特色产业大县建设全域标准化产业基地,打造农村特色产业“升级版”。要以“强工业”为基点,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紧扣“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配套发展设施装备、仓储物流、农技推广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围绕“种养—加工—销售—服务”补链延链强链,实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努力打造10个百亿级产业强县、2个500亿级和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500亿级:苹果、猪;4个千亿级:牛、羊、药、菜】。要以“强县域”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资源要素和农业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建设大园区、促进大加工、发展大产业。要以“融合发展”为依托,推进农业与康养、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生态休闲园,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要强化品牌引领,这是重大战略。品牌化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产品是否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效益。要强品牌,持续推进“甘味”品牌体系建设,围绕现有主打品牌,加强品牌培育,促进品牌营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劲的地方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形成优质产品品牌树形图谱,推动由“卖原料”向“卖产品”、“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要提品质,推进“三品一标”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管控,以高品质赢得市场持续认可、赢得消费者长久青睐,使得“甘味”品牌成为市场中的常青树【静宁苹果它的品质很好,在国内认可度很高,是一个高端品牌处在金字塔的塔尖上】。要重品味,讲好品牌故事【英国军队医生罗伯特麦卡里森上校在《正确的饮食》书中自述,在喜马拉雅地区服役十年间,他发现该地区生活着一支高山民族,他们食物种类很少,体魄却非常健康,就连外貌和体能也都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许多。1930年左右,一位瑞士医生比尔赫看到这本书,委托自己的小儿子专门来喜马拉雅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当地人多食用青稞,很少生病,几乎不见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病。回到瑞士后,他们整理出版了《Muesli的故事》,研发了以青稞为主的保健产品和麦片,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主粮】,提升人文价值,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赋予乡土特色产业文化标识。
 
  四要持续招大引强,这是重要动能。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必须做好“借”字文章,把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作为关键一招,为产业振兴蓄势聚能。要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业,瞄准国内外农业头部企业和知名企业,主动上门对接,招引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农业优势资源与资本、市场高效对接。要通过招大引强,做优一批具有全产业链掌控能力的“链主”企业,做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型龙头企业,做大一批联农带农紧密的区域性特色企业。要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建立重点企业库、重大项目库和重点任务清单,当好服务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店小二”,确保重点龙头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五要重视人才培养,这是重要资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个村子里面如果出不来几个能人、几个致富带头人,这个村子就很难发展起来。要培育“带头人”,健全农村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机制,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养,发挥好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要造就“新农人”,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懂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电商直播、网络经济、文化旅游的新型农民,利用能人和能工巧匠,引导、鼓励和支持他们兴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逐步成为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农民发展。要构建“活机制”,探索形成完整配套的引人、留人、育人、激励人的政策体系,降低门槛条件,打破条条框框,搭建平台载体,激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返乡、农民工回乡、企业家入乡、科技人员下乡、党政干部联乡,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六要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根本目的。我们发展乡村产业,最终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要在联农带农上增收入,正确处理产业与农民、经营主体与农户、现代农业与农村的关系,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分散的农户生产嵌入产业链,支持引导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吸纳就业等形式带动小农户,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要在市场对接上保收入,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让广大农户深度参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让农民真正得实惠、能增收、可致富。
 
  省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以“地方人大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认真履行立法、监督等职责,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人大力量。在立法上,突出问题导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管理、种畜禽管理等“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推动解决农业农村领域深层次问题。在监督上,围绕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涉农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聚焦关键领域和突出矛盾问题深入调研,推动党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在代表工作上,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农民身份的人大代表中开展带头致富、带动群众致富、推动共同富裕“双带一推”活动,鼓励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各展所长、各尽所能,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展示人大代表时代风采。
 
  同志们,这次专题询问我们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既对政府相关工作起到促进作用,也对人大实施和谐有效监督进行探索实践。要认真总结这次专题询问的成效与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询问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推进督与查,体现帮与促,提高质与效,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 焯:
 
  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天的联组审议询问会开得很好。几位人大代表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的担当精神,切实履行职责,直面问题开展询问,有思考、有深度、有重点,抓住了我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认真回答询问,听取意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问必答、重点突出、实事求是,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工作重点明确,措施具体有力。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 焯:
 
  李刚副省长所作的表态讲话简明扼要,工作思路清晰,重点任务精准,体现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深入学习和精准把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我省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底气。
 
  马廷礼副主任的讲话,站位高、内容实,用5个“深切感受到”充分肯定了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从6个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提出了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请与会相关部门单位认真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各位委员、同志们,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常委会重要的监督方式。询问结束并不意味着监督工作结束,而是要发挥其“后续”效应。刚才,几位委员和代表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中人才科技支撑、“甘味”品牌建设、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询问,这些问题都是事关全省发展大局、事关乡村振兴、事关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方面,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落实措施,会后,请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李刚副省长的讲话要求,对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提出的建议,对照马廷礼副主任的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细化工作举措,结合实际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请承办专题询问的省大有关专委会和工作部门认真总结梳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人员在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上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形成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转送有关部门抓好落实。请被询问单位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进展情况,确保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 焯:
 
  最后,感谢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全省乡村产业振兴情况的关注和思考,感谢李刚副省长及省政府有关部门对人大专题询问会的支持。
 
  今天的联组审议询问就到这里,现在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