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把“家”建在群众中 让代表为人民发声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5-12 11:08:45

平凉:把“家”建在群众中 让代表为人民发声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各级人大以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凉人大实践为出发点,以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为抓手,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完善,使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体现民主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发展的载体、基层治理的平台、人大工作的阵地。
 
  01
 
  建设篇:把“家”建在群众家门口,让人大代表之家联系群众更有温度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琦(中)调研全市人大工作暨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
 
  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是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近年来,平凉市各级人大坚持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作,明确任务、严格标准,整合资源、全面推进,累计建成人大代表之家471个,切实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制度完善、标准统一、活动规范、特色鲜明”的原则,持续推进设点布局、场所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代表活动和资料管理“六个规范化”建设,坚持一规范二培训三活动四督导五考评“五步工作法”,在全县建成74个人大代表之家和3个社区代表工作站,普遍达到了有场所、有标牌、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台账、有公示、有书刊、有信箱、有经费和工作制度公开、代表信息公开、活动方式公开的“十有三公开”标准,并按照“一卡两本三册四簿”要求,规范软件资料管理。
 
  崆峒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功能实用、便捷高效、贴近群众的原则,对照发展需要和群众期盼,指导各乡镇街道人大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推动代表联络向基层延伸,不断优化全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布局。目前,全区建成规范化人大代表之家6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4个、人大代表联络点7个,初步构建了“一家多站”的代表联络工作格局,实现了与基层阵地资源共享。
 
  庄浪县人大常委会以选举县代表划分的大选区为单位,将全县人大代表全部编入85个选区代表小组,按照九大产业发展,组建功能型产业链代表小组9个,全县94个代表小组全部建成人大代表之家。
 
  华亭市城市社区人大工委结合城市社区实际,建成3个人大代表之家、8个代表联络站,设立了28个代表网格联系点,实现辖区代表活动场所全覆盖,为代表学习培训、接待选民、座谈交流搭建了平台。
 
  崇信县柏树镇人大主席团把基础条件好、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村部作为建设人大代表之家的首要因素,按照“就地就近、便于活动、合理编组”的原则,建成闫湾、木家坡、东风3个人大代表之家,将62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管理,实现了12个村辐射服务全覆盖,使人大代表有“家”想回,促进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意的触角向基层末梢延伸。
 
  谈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平凉市五届人大代表、泾川县高平镇党委书记赵华强坦言:“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畅通了代表履职‘服务站’,架起了凝聚民心‘连心桥’,为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02
 
  管理篇:健全管理机制,让人大代表之家大门常开

 
  平凉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观摩推进会上,现场观摩学习泾川县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经验
 
  人大代表之家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一套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制度保障机制。近年来,平凉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制定了代表学习培训、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接受监督、接待选民日、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履职考勤考核等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人大代表之家活动规范化水平。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创优工作机制作为推动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针对县乡人大农村代表多、基层代表多的实际,创优学习培训机制,精心制定代表年度学习培训计划,综合运用集中授课、考察学习、实践锻炼和寄送资料自学等多种方式,统筹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落实代表执法检查和视察调研前集中培训等制度,支持代表在履职实践中熟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实现“五会一提升”(会审议、会提建议、会调研、会述职、会活动,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创优代表联系机制,持续深化拓展“两联一述”制度,泾川县人大常委会27名组成人员联系203名县人大代表、每名县代表联系3至4名选民,每年按20%的比例组织代表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开展述职评议,实现常委会依法履职与代表开展活动有效衔接,推动代表与选民沟通交流“零距离”。探索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以“听民意、访民情、解民忧”为主题,每月15日组织各级代表在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采取“接访+走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近3年来,共开展联系走访1700多人次,收集反映意见建议138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320多起。创优日常管理机制,制定代表之家“六不少”(代表一年内在人代会上审议发言不少于3次,参加履职活动累计不少于4次,提出议案或者建议不少于2件,一届内参加履职培训不少于3次,为原选举单位和群众办好事实事不少于1件,向原选举单位述职不少于1次)履职量化标准,出台县乡人大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退出办法,从学习培训、出席会议、代表活动、联系选民、树立形象五个方面制定考核评分细则,实行年度履职积分管理。推进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建设,制定县人大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管理办法,坚持“一年一表、一人一档”,统一制作涵盖代表基本信息、参加履职活动、年度奖励惩戒等七个方面的制式代表履职档案,准确记录反映代表履职实效,并作为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有效提升了代表职务意识、增强了履职自觉。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为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功能水平,建立“统一指导、分类验收、星级认定、动态评估”的星级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机制,开展了以“硬件建设星、组织管理星、制度保障星、活动开展星、工作成效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活动,通过定期评星、挂牌授星、晋级升星,进一步推动代表之家提档升级。同时,健全常规运行机制,坚持年初编印下发《乡镇人大工作手册》《县乡人大重点工作计划汇编》等指导性文件,全面落实人大代表之家“4+X”(在开展好学习培训、接待选民、视察调研、述职评议等4类基础性活动的同时,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其他活动)运行机制,建立“五有”(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计划、有记录)“一栏两表四项制度”“六簿一册”代表小组活动落实机制,坚持每季度印发代表小组活动指导意见,着力推动代表“站、家、点”实现“大门常开”,吸引代表进“家”、入“站”、蹲“点”,热情接待群众说事找“茬”,及时收集群众的好建议、“金点子”,在群众心中形成了“有事找代表”的强烈身份认同。
 
  崇信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理念,在全县推行1名人大代表直接联系6名群众的“1+6”工作机制,每季度安排一次代表集中联系居民、社区干部、老党员、工人、农民(或农民工)、企业业主等有代表性的6名群众见面活动,变“在家接待”为“出门下访”,紧盯群众和社会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出行、供暖等事项,开展代表选民见面座谈会350场次,400多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增强了人大代表的社会公信力。
 
  03
 
  活动篇:突出“家”的功能发挥,让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责的阵地

 
  平凉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观摩推进会召开
 
  “部分廉租房小区有些住户在楼道里堆放杂物,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居民出行,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希望帮我们协调处理……”灵台县城东社区居民李贵林说。
 
  “陇塬明都小区院子里能多建几个充电桩吗?正园小区9层以上居民供水压力不足、用水困难……”
 
  居民群众你一言我一语。
 
  “会后,我们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上报县城市社区人大联络处研判后及时转交相关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大党委’牵头,协调职能部门、物业服务企业帮助处理。”
 
  4月6日,适逢灵台县城市社区每周一次的“逢四说事”会,当天“说事”的,是来自城区的县人大代表张亚魁、郭亚荣、白玉霞。几位代表把“代表接待选民日”的工作现场搬到了社区一线,组织辖区居民群众说事、议事、决事,通过意见建议闭环办理机制协调解决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揪心事烦心事,真正架起了人大代表与居民群众的“连心桥”。
 
  这是灵台县人大代表之家作用发挥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样的事例,在平凉市各人大代表之家屡见不鲜。
 
  崆峒区东关街道人大工委聚焦平凉市“3659”(开展产业体系构建、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三大战略行动”,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基础设施突破、生态系统治理、民生福祉增进、改革创新赋能、治理效能提升“六项重点工程”,建设绿色、开放、兴业、安宁、幸福“五个平凉”,推进煤炭分质转化高效利用、平凉红牛、静宁苹果、文旅康养、设施蔬菜、中医中药、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生态环保九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思路和崆峒区“三高四区四宜”(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全力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融合先行区、文旅康养体验区、社会治理示范区,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崆峒)奋斗目标,深入开展代表“进家进站进网格”大走访大调研、“上街办公”助创城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代表主动进小区、进院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面上走访向精准服务转变,变“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推动解决了一批“行路难、排污难、如厕难、照明难”等民生实事。
 
  泾川县党原镇人大主席团以“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7个人大代表之家,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了“三率先三带头”(率先在服务大局上做功、率先在产业发展上发力、率先在破解难题上出招,带头措办实事惠民生、带头反映民意献良策、带头宣传政策转观念)活动,全镇82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共联系帮扶选民820户、措办实事22件。同时,还鼓励和支持代表积极开展“阳光议事”活动,使人大代表真正融入镇村事务管理和决策,增强了代表依法履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静宁县城川镇人大主席团以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站、苹果产业功能型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研习基地为平台,深入开展“三亮三带头”(亮代表身份和承诺,带头履职担当;亮代表之家牌子和阵地,带头服务群众;亮代表述评和业绩,带头创新实干)活动,积极打造选民接待“集智慧”、设岗定责“亮承诺”、双联机制“畅沟通”“三大载体”,通过推行“进行一次视察活动、开展一次政策宣讲、参加一次整治行动、提出一个意见建议、创建一个先进典型”的“五个一”行动,使代表履职真正融入乡村振兴主战场,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献智出力。
 
  ……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弘认为:“我们坚持把开展代表活动、保障代表履职作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组织代表主动、经常地就近就便参加‘家’的活动,既有效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又丰富了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实践,实现了‘荣誉代表’向‘责任代表’的回归。”
 
  04
 
  创新篇:强化守正创新,让人大代表之家成为展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窗口”

 
  自2014年以来,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平凉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加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能够进一步健全完善 “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人民群众”联动工作机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让基层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底气,促进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推动人大阵地强起来、人大代表动起来、人大工作活起来。而贯穿其中的守正创新意识、踵事增华精神,是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活力迸发的源头活水。
 
  华亭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状,积极探索“线上”服务代表、接待选民方式,建立了“华亭市人大代表工作微信群”,定期向代表转发法律法规、代表履职相关资料,通报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情况。同时,在各选区创建微信群或QQ群,探索建立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为选民答疑解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实现了代表履职“全天候”。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创新组织形式,按照“依托特长建小组、发挥优势尽职责”的原则和“把代表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代表力量聚在产业链上、把代表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在全省首创开展了组建专业型、功能型代表小组的“1+2”灵台模式,把代表作用发挥凝聚在了产业链、服务链、监督链。在县级层面组建了5个专业型代表小组和3个产业课题小组;乡镇层面组建牛、果、菜、劳务产业和乡村治理等功能型代表小组19个,让代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优势,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和事项上开展调研视察、实施法律和工作监督,进一步深化了履职实效。2022年以来,专业型代表小组围绕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专门委员会监督计划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15场次,各功能型代表小组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政策法规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处等活动80多场次,在中心工作的广阔舞台助推改革发展、带领群众致富。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创新建“家”模式,探索形成了以抓党建方式抓人大代表工作“3+3促进”新模式,即:“党委+人大”,围绕党委决策部署,确定代表工作重点,赢得党委重视支持,促进代表工作上台阶;“党支部+人大代表之家”,采取联合建阵地、同步搞活动的办法开展代表活动,促进代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党员+人大代表”,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有机结合,互学互帮,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发挥作用。
 
  庄浪县朱店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定期、定时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汇报会,积极探索代表“云端履职”新模式,在全镇建立代表微信工作群和人大工作微信公众号,并将每月26日定为选民接待日,有效加强了代表与选民的沟通联系,使人大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
 
  ……
 
  创新永无止境,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还在路上。
 
  2023年4月4日,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在泾川县召开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观摩推进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安排部署和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甘肃人大实践的决定》,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平凉市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之举。
 
  创新建“家”方式,在对现有的“家”进行调整优化的基础上,一方面推广在代表人数较多的地方设立代表工作站的做法,延伸工作触角;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智慧人大”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网上人大代表之家,以公众号、微信群等社交软件为载体,搭建代表网络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家”的实体、网上、掌上同步推进,为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真正做到代表履职“无死角”、联系选民“零距离”。
 
  坚持政治建“家”,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组织集中培训的基础上,以“家”为单位开展常态化的履职学习、履职交流等活动,引导代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贯彻落实到代表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认真学习与履职密切相关的宪法法律知识,学习人大工作的特点、方式和程序,使代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明确“干什么、怎么干”,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坚持调研“兴”家,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鼓励支持人大代表用好用活人大代表之家平台载体,把代表“走出去”与将人民群众“请进来”相结合、把开展专题调研和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相结合、把执行代表职务与发挥专业优势相结合,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进而通过法定程序推动问题解决,使“家”真正成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主阵地。
 
  坚持活动“强”家,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组织代表主动、经常地就近就便参加“家”的活动,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进“家”议事、说事,积极探索开展众事“民”商、民事“民”定、事务“民”管、成效“民”评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人大协商民主中的引导作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示范作用,为社会治理寻求到“最优解”和“民意最大公约数”,让人大代表之家成为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
 
  ……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琦表示,人大代表之家建设,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全方位展示了人大作为,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凉人大实践。我们将加强上下联动,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问题、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做法经验,努力把人大代表之家建好、管好、用好,为发展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贡献人大力量。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通讯员:肖永明、马瑛、孟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