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监督工作 > 正文

人民之声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振兴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10-25 12:34:00

 
  2024年9月24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振兴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提请会议进行审议。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安排,7月至9月中旬,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俞成辉为组长的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与委托调研相结合、现场了解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我省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赴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地,深入部分乡镇村社、乡村旅游发展项目、种植示范点、农业产业园区,同当地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群众深入讨论交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全面了解情况,深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成效:聚焦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守正创新,积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加强生态环保,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贯彻到民族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和2022年分别突破700亿元和800亿元、2023年达到895.48亿元,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聚焦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充分运用五年过渡期支持政策,深化“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保障水平,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一是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原则,持续运行“一键报贫”机制,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专项排查和集中排查,对重点人群“六必访”“六必查”,消除死角盲区。“一键报贫”系统运行一年多来,累计收到群众申报16675件,经核查已办结16222件,办结率达97.3%,已纳入监测帮扶968户4734人。截至7月底,当年新识别监测对象1.8万户8.5万人。二是巩固提升重点保障水平。医疗帮扶方面,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配备1940个行政村卫生室、266个乡镇卫生院、21个县级公立医院,稳定实现基本医疗保障。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覆盖率达99.98%和99.99%,四种重点慢病救治覆盖率达99.97%和99.98%。教育帮扶方面,用好“甘肃省控辍保学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辍学学生不新增、不反弹,推动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绝大多数县市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安全住房方面,持续做好重点对象危房动态监测和改造,统筹推进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今年农房抗震改造开工1.21万户,竣工1万户。饮水安全方面,持续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项目,谋划实施农村供水工程70处,计划投资7.33亿元,落实资金7.53亿元,完成投资5.39亿元,完成率74%。三是持续拓展协作帮扶渠道。加强与东部协作省市对接,部署开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收、劳务品牌培育“四项”行动。截至8月,接收援助资金14.51亿元、启动实施协作项目845个,“津陇共振兴”“鲁企走进甘肃”交流洽谈活动签约项目33个,签约额28.79亿元。持续推进“一县一园”和“百村振兴”计划,共建产业园区26个,协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70个。强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14个民族县市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14亿元,东部省市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采购农特产品12.83亿元,协作帮扶取得显著成效。四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持续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率达到81.3%,比全省平均水平76.4%高出4.9%,“路长制”覆盖率达100%,农村公路主要指标保持全省领先。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提升农村客运公交化比率。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建设,县域10千伏线路实现“应联尽联”。
 
  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立足资源禀赋,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抢抓省上出台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计划、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甘味品牌营销战略的政策机遇,围绕养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突出“牛羊菜果薯药”,坚持多元化布局,持续壮大特色产业,今年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75家、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7家,新引培龙头企业49家。二是持续促进就业。坚持以服务扶持就业、以政策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拓宽脱贫人口增收渠道和空间。加强同劳务大省的协作,帮助富余劳动力实现输转就业,今年输转有意愿的脱贫劳动力41.7万人,达到年度任务的126%。援建的612个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就业1.85万人。三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更为积极的产业发展引导政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从调研情况看,一些县市农业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转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坚持守正创新,积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始终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持续加强宣传宣讲。精心培育“牧情流水线”“小板凳宣讲会”“炕头会”等宣讲品牌,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群众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自觉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二是创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争做现代文明的追求者、实践者和传播者。深入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及“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为农村“三留守”人员和特困群众解决迫切困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不断深化文明乡风培育。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着力破除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制度,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不正之风,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之风正在形成。
 
  加强生态环保,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加强生态保护、开展示范行动、优化人居环境,稳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持续实施草原、森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省上加大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下达各类生态环境专项资金6.56亿元,高于去年全年水平。二是深入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全面落实“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部署要求,立足自然环境资源,积极利用传统特色建筑,努力塑造风情浓郁的乡村气质。三是持续改善农村地区面貌。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接续推进农村改厕等“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乡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村卫生公厕基本实现全覆盖,废旧农膜回收率87%,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81%,尾菜处理利用率6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1%,绝大多数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持续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持,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以人才和组织振兴带动保障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抓实建强农村基层组织。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分层分类开展驻村干部、乡村干部常态化培训。以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推动落实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监督制度。推广运用乡村振兴监督平台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强化对乡村小微权力监督。二是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移民搬迁、灾后重建、保障房建设中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积极制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三是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向深度拓展、向基层延伸,强化乡村法治教育,努力提升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乡村振兴的法治基础持续巩固。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平安村建设,推动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嵌入乡村治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调解模式,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建议:持续开创民族大团结的新局面,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报告指出,实践中,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普遍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标中央要求和各族干部群众期盼,在基础条件、资金投入、工作落实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依然薄弱、产业振兴的短板依然明显、人力资源的支撑依然不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繁重等方面。
 
  报告提出,要持续开创民族大团结的新局面。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落实《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振兴共融互促。
 
  要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应当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区位优势等实际,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全力落实“强县域”行动,选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开发区、产业园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等相互融合,形成聚集效应,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县域发展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潜力、激发发展活力。
 
  要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建议省上有关方面在培育壮大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新能源、中医药和黄金产业全链条发展等特色优势产业上,给予民族自治地方更多更大更好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着力提升民族自治地方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农村改革,有效破解发展瓶颈制约,从用地、税收、金融等方面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应当聚焦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继续做强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带农户的模式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得到更多增值收益。
 
  要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因地制宜研究出台留才引才“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引进机制、优化激励机制、灵活流动机制,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切实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鼓励年轻人回乡就业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乡立业,在政策范围内给予补贴优惠、产业支持,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要持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民族自治地方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逐步把自然生态优势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彰显地域特色和现代化改造结合起来,重视村庄风貌的整体设计和管控,以生态宜居提高乡村振兴品质,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做足转型升级文章,大力倡导和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乡村建设。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文旅优势,持续推动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拓展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相融合,推进旅游乡村建设。
 
  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自治地方是推进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地区,建议省上给予民族自治地方更强的政策倾斜、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好的帮助指导。在此基础上,民族自治地方应当进一步落实好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群众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充分运用“一键报贫”系统,分类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用足用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源,坚持开发式帮扶和政策性保障相结合,扎实做好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精准化帮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审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住用好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更加注重激发活力、突破瓶颈、拓展空间,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9月26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调研报告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一致表示赞同,并针对我省民族自治地方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出谋划策,贡献人大智慧。
 
  甘肃是多民族省份,民族自治地方相对较多,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比达全省的43%。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甘肃来说,既是“国之大者”,也是“省之要者”,对于开展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稳定非常必要、非常重要。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省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促进甘肃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是加快推动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举措。调研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重点反映了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总结工作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深入透彻、切合实际,提出的意见建议符合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符合甘肃民族地区的实际。
 
  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近年来,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牵引,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地理位置、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全面推进民族自治地方乡村振兴,要持续关注人口生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切实加强教育供给,不断提高医疗水平,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精耕细做文化旅游,全面推进民族团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直接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进度和效益,对推动我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住用好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更加注重激发活力、突破瓶颈、拓展空间,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既要在这个主线下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要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把主线意识铸得更牢。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民族地区产业选择余地不大,文化旅游一般就是支柱产业。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紧密结合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服饰、歌舞饮食、生态条件等特色优势,对文旅资源进行专业化挖掘、聚合化呈现、创意化表达,把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让美丽风景变成美好生活,推动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持续加强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强化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切实厚植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产业发展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不够等问题。要强化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要留住并吸引人才,通过政策扶持、教育培训等措施,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吸引外部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要坚持绿色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包含天地人的鲜活而完整的治理体系。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省直各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在特色产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持续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力度。民族自治地方要立足资源禀赋等优势,勇于创新实践,切实把自然生态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利县富民的经济优势。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下足到户项目及资金帮扶的绣花功夫,落实行政部门到户的帮扶责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把握、协调推进,切实加快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记者:张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