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绘就充满“烟火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画卷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09-04 10:21:00
“村上的便民桥修好了,自来水改造了,有了人大代表的参与,困扰我们的‘陈年难事’很快就解决了,‘民事直说’这个办法真管用”。近日,成县店村镇张寨村一位村民在“民事直说”评议会上这样说。
2023年以来,陇南市各级人大积极推进人大工作与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深度融合,让人民民主真实生动地体现在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矛盾纠纷化解和发展合力凝聚上,绘就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画卷。
创载体促融合 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
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是陇南市通过积极实践形成,并在全市深入推行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群众工作品牌,其内容是:在村(社区)组建“民事直说委员会”1个工作机构,通过“线上、线下”2种说事方式,瞄准“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3类问题,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4种解决办法,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人大立足自身职能,结合工作特点,从机制上融入、议事上引领、办事上监督、效果上评议等关键点入手,推进人大工作与该工作法的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全市有6585名工作生活在村(社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成为“民事直说委员会”成员,每个行政村(社区)达到2名以上。这些代表在村(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下沉到村组、社区治理的最前端,常态化、制度化参与说事、议事、办事、督事工作,将民主的“根系”延伸到田间地头、小区公园等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
各级人大组织积极为代表家站赋能,538个代表家站与群众“说事室”共建,实现代表接访选民与群众说事统一,形成了对群众所说事项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格局。
结合大多数群众不在村上在网上的实际,铺开线上线下全覆盖“说事”模式,全天候、无盲区收集群众意见。县区开发了“民事码上说”小程序,代表建起了微信说事群,畅通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成县红川镇席坪村道路受雨水冲刷出现安全隐患,群众通过“民事码上说”反映问题,相关人大代表收到留言后,第一时间建议召开议事会,研究解决方案,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村民感慨地说:“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几公里,现在动动手指头就办成了。”
同时,人大代表通过敲门问、路边看、周边查的方式主动“访事”,留守老人的身体好不好、自来水是否正常、邻里有没有纠纷、希望村上再干些啥……都是代表关心关注的问题。宕昌县官亭镇滑石关村的镇人大代表唐玉兰在走访时了解到,群众希望把废弃多年的碾麦场改造成休闲广场。经议事会讨论通过后,镇村两级筹措资金建设,一个配套完备的休闲广场很快建成,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正是在这个快捷高效的群众工作平台和灵活多样的融合方式支持下,实现了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今年以来,参与“民事直说”的代表下访和接访选民近12万人次,形成了调研发现和群众反映问题清单,并按照职责和问题难易程度交由村级组织和市、县、乡各级解决。
出实招办实事 推进群众急难愁盼解决
由于冬季有效降雨少,文县中庙镇坪里村春茶面临减产。选区的县人大代表王清君、镇人大代表张华将解决灌溉问题作为紧急事项提交民事直说委员会研究办理。镇村两级在半个月时间建成2万多米的供水管,600余亩茶园得到及时灌溉,保障了春茶不减产、群众不减收。
说好“村里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重要内容。人大代表发挥议事能力强的优势,在民生实事提出、办理的过程中主动担当作为,村上有关发展和民生的具体问题,都由群众说、代表提、大家定,对村级能够办理的事务,村委会(社区)组织群众办理或者镇村两级联合办理;对涉及面广、需要上级部门办理的事项,转化为代表建议按程序交办,有效提升了办事效能。
武都区石门镇旱地村群众向镇人大代表张合德反映,村上的油橄榄园没有产业路。民事直说委员会经过商议,决定以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新修产业路,村“两委”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4.5公里的道路,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
陇南农村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多,人大代表在走访群众过程中收到的“三留守”问题普遍突出。文县人大代表、尖山乡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蒋旭文将村上留守老人照料不周的情况反映到民事直说委员会,决定由村组干部就近结对联系,解决留守老人就医和日常生活难题。针对寒暑假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徽县永宁镇唐庄选区的5名人大代表各显神通办起了“多彩暑假班”。作为产业带头人,成县镡河乡的省人大代表镡仲峰在村上建起了中药材基地,帮助12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灵活就业。
今年以来,参与“民事直说”工作的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解决“三留守”、农产品销售、产业发展、基础建设以及小区公共设施维修、噪声污染治理等涉及群众多、办理难度大的问题5600多个,有2600余个民生事项转化成代表建议交办,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了充分尊重、愿望得到了圆满落实,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化解矛盾纠纷 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因为在人民群众当中威望高,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成为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深入群众,开启“顺风耳”“千里眼”模式,积极接访,主动下访,及时掌握并有效调处群众家里出现的矛盾和邻里间发生的纠纷。
在西和县石峡镇双庙村“罐罐茶说事室”,几把椅子,一个茶炉,几个陶罐儿,构成矛盾纠纷化解的阵地。群众家里闹矛盾,邻里之间出现纠纷,人大代表和村干部都会“请”当事人在这里喝一阵当地广为流传的罐罐茶。不经意间,茶喝薄了,事说和了。“罐罐茶说事室”成立一年多来,调解矛盾纠纷47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据统计,今年以来。陇南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4300余起,一批婚姻家庭、地界宅基地争端等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其中一些正在加速激化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全市信访量也因此有了明显下降。
各级代表还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成县店村镇的人大代表带头推行“零彩礼”、红白喜事“节俭办”,成为全国文明乡风建设的典型。
事情办得好不好,让代表“阅卷”、群众“打分”。各村(社区)由人大代表牵头,对民生实事办理、矛盾纠纷化解等“民事直说”重点工作情况进行群众评议,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一件件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解决和一个个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通讯员:李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