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会”声传陇原】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两会聚民声 归乡践诺行

稿件来源:镇原县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2025-04-08 10:04:18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落下帷幕,一位肩负着使命与担当的代表,正急切地踏上归乡之路。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庆阳市镇原县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马银萍。怀揣着会议期间满满的收获与沉甸甸的责任,马银萍一心想着要把两会的春风与暖阳,尽快送到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传递到每一位乡亲的心间,与大家一同开启席沟圈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使命在肩:送策入户润心田
 
  “乡亲们呐,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咱们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马银萍站在村部院子里,声音中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兴奋。乡亲们知道她要回来,早早便聚集在此,一双双眼睛里写满期待。马银萍手中紧紧攥着记录两会要点的笔记本,望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她深知自己肩负着全村发展的希望,新修订的《代表法》的条文,此刻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字里行间都在提醒着她履职尽责的担当与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这对咱们农民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好消息。春耕在即,借助好政策我们要大干一场!”马银萍提高音量,语气坚定,“报告还提出,今年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这些都是党中央对咱们农民群众满满的关怀”。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早已将代表的使命与责任深深刻入灵魂。在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时,她积极发言,围绕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等乡村发展的核心议题,提出一系列务实且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她的每一条建议,都凝聚着对乡村的热爱、对发展的思考,饱含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切期盼与坚定决心。
 
  “我们看到网上发的报道,你的每一次发言,那可是实实在在地说到了我们的心坎坎里。”“银萍现在就是咱们村的骄傲!”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并询问着,马银萍不时翻动手中的笔记本,耐心解答,娓娓道来。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两会精神传递给每一位乡亲。此刻,全国两会这股温暖而有力的春风,已悄然吹进了席沟圈村每个村民的心里,大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
 
  初心如磐:扎根基层为民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马银萍的手机壳背面,夹着一张用红纸打印的入党誓词。
 
  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更是她的信仰与坚守。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马银萍便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入党誓词时刻提醒着她,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乡村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她总是冲在前面,无论是协调村里的矛盾纠纷,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秉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原则,他聚焦婚姻、地界、邻里、“三留守”人员等易引发矛盾的重点领域,全面开展排查化解工作,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推进村组硬化路项目时,路面拓宽需要拆除两家农户的院墙,起初农户并不愿意。马银萍巧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耐心劝说,最终做通村民思想工作,使得项目顺利施工。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她从不退缩,总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的担当。
 

  每周走访10户以上村民,这是马银萍给自己定下的铁规矩。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农忙时节,她从未间断。在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哪家孩子上学遇到了困难,哪位老人看病缺了钱,村里哪段道路年久失修需要修缮……每一个问题、每一条记录,都承载着村民们的期盼与信任,也成为马银萍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曾经的席沟圈村部办公楼破旧不堪,每逢下雨天,屋内经常漏水,墙壁因受潮而布满霉斑,墙皮大块脱落,办公环境十分恶劣。马银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调,终于在2024年建成一座崭新的村部办公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让前来办事的村民眼前一亮。
 
  在党建引领下,村上充分发挥党员活动阵地、人大代表联络站、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等场所作用,积极动员村里放假在家的大学生,组建了一支活力满满的志愿小分队。小分队围绕文化主题,开展读书分享会、爱心领读活动、书画送福来、剪纸迎福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提升了“书香临泾、文化大镇”的独特魅力,还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了工作学习场所,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乡村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与蓬勃的发展活力。
 
  “马代表说话,我们信”!年逾古稀的刘大爷满是感慨,双眼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这些年,从修路到建广场,再到修村部,桩桩件件都办到了我们心坎上,马代表就是我们的贴心人呐”!
 
  凝心聚力:描绘富民新蓝图   
 
  席沟圈村,这片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的土地,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却也长期饱受干旱贫瘠的困扰。马银萍深感,要想彻底改变村子的命运,必须找到一条适合席沟圈村的产业发展之路。经过多方考察与研究,她先后带领村民建办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牛专业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尝试玉米套种大豆。为保障农产品的销售,她又多方联系商家,拓宽销售渠道,为村民的收入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4年,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留守妇女也能实现自身价值,马银萍四处奔波,成功引进了一家服装加工厂。从此,村子里多了缝纫机欢快的运转声,留守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取收入。“现在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日子更有奔头了”!留守妇女李大姐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马银萍还通过集资购置汽车智慧服务站——全自动洗车机,努力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这些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还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建言献策:履职尽责显担当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马银萍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用情关注社会的发展。她深入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先后提交建议40余件,涉及能源保障、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马银萍带着精心准备的建议奔赴会场。《关于支持甘肃省开展“两年三茬”复种的建议》,着眼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关于对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划分标准优化调整的建议》,体现了对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群众的深切关怀,力求让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平台监管的建议》,聚焦网络平台快速发展带来的监管难题,致力于营造更加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空间;《关于帮助解决平庆铁路镇原站配套项目用地报批的建议》,可以推动配套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平庆铁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将会彻底改变镇原县的交通格局。
 

  电信网络诈骗,这个如幽灵般的社会毒瘤,近年来在席沟圈村周边地区时有发生,不少村民辛苦积攒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生活陷入困境。马银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人大代表要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加强打击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如是说!为了从根源上遏制这一现象,还村民们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两会前夕,她一头扎进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她查阅大量卷宗资料,与办案民警、检察官、法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侦破难点以及受害者的情况。同时,她还走村入户,倾听村民们的遭遇和诉求,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在全国两会审议法检两院报告时,马银萍结合自己的调研成果,郑重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从源头上斩断诈骗分子的黑手;简化犯罪证据调取流程,提高办案效率,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强化反诈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反诈铁军;健全完善反诈协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诈格局,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她的每一条建议都切中要害,掷地有声,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赓续奋斗:乡村振兴再扬帆
 
  全国两会前夕,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专程联系走访马银萍,对她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你把群众呼声带上去,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惠民政策带回来,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领导的嘱托,让马银萍深感责任重大。
 
  履职归来的马银萍,来不及好好休息,就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她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后,又和村两委班子一起,修订2025年全村发展计划,规划村庄建设蓝图。

 
  在产业发展征程上,马银萍有着清晰且宏伟的规划蓝图,她计划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引入更为先进的种植技术与加工设备,借助科技力量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中药材产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马银萍坚决不允许撂荒一分土地,她打算引进新品种玉米,打造高标准种植示范点,用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方式实现粮食增产,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在就业方面,马银萍积极挖掘本地优势资源,计划依托村上6个刺绣非遗传承人,发挥传帮带作用,组织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带动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她还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产业,计划充分利用村子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把村子打造成集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让乡村经济实现多点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村庄建设方面,她打算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健身设施,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子的每一条街道都干净整洁,每一处角落都充满生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尚,让席沟圈村不仅物质上富裕,精神上也富足。
 

  “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接下来,咱们就照着这个指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一步一个坚实脚印,一定能把席沟圈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丰碑无语,行胜于言。发出对老百姓最炽热的承诺那刻起,马银萍就深知,她要继续挽起裤管,脚粘泥巴,上田地入农舍,把每一件民生事办实办好,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夯实基础,描宏席沟圈村更加宏伟壮丽的发展蓝图。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从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到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马银萍始终保持着黄土地赋予的质朴与坚韧。面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这一崇高荣誉,她的眼神中透着谦逊与坚定:“我最珍视的永远是‘农民代表’这个身份,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愿做一辈子田埂上的追梦人”。这位脚沾泥土、心怀民生的代表,正以实干与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书写着属于她和席沟圈村的壮丽篇章。她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迈进。
 
  来源:镇原县人大常委会
 
  通讯员:张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