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表风采 > 正文

杨发海:金融赋能担使命 代表履职映初心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7-09 15:29:00

  近年来,庆阳市人大代表、中国农业银行庆阳分行行长杨发海始终以“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信念为指引,将金融智慧与履职担当深度融合。他聚焦调研问需、建言献策、民生服务三大履职主线,在服务发展大局中践行代表使命,让金融“活水”与代表初心同频共振。
 
  深耕调研一线,把准民生与发展脉搏
 
  “调研是履职的基础,只有脚沾泥土,才能听见百姓心声。”杨发海始终将实地走访作为履职的“第一功课”。
 
  杨发海带头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151家企业开展面对面交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痛点,形成《关于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调研报告》,提交庆阳市人大常委会,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在乡村振兴一线,他走遍镇原、环县等8个县区,围绕“南牛北羊”产业布局,实地考察23个农业合作社,收集农户关于产业贷款审批流程、贴息政策的具体诉求,为金融助农政策精准落地奠定基础。
 
  作为市人大代表,杨发海注重在调研中搭建“政银企”桥梁,组织召开8场金融服务座谈会,邀请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农户代表共商发展难题,推动建立“产业链金融服务联盟”,让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2025年3月,杨发海(左二)在西峰区面对面向过路群众宣讲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耐心解答群众关于存款贷款理财方面的疑问
 
  聚焦议事建言,让“金点子”转化为发展动能
 
  在市人代会的议政舞台上,杨发海始终以专业视角为庆阳发展鼓与呼。他提出的“职业经理人选聘制推动国企改革建议”被写入庆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市属国企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针对“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落地,他牵头提交的《关于打造庆阳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生态圈的建议》,促成12亿元专项授信支持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助力黄土高原算力枢纽崛起。
 
  在民生领域,杨发海的“南梁小米红色IP打造”建议颇具分量:从品牌定位到产业链延伸,杨发海建议整合南梁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小米杂粮+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该建议带动环县、庆城等地形成2.3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此外,他倡导的民生实事满意度测评机制,推动政府工作与百姓期待互促共进,成为庆阳政务服务提质的重要抓手。
 


  2025年5月,杨发海(右二)在帮扶村环县天池乡吴城子村调研羊产业发展情况
 
  践行履职担当,用行动诠释为民初心
 
  杨发海始终将为民办实事作为履职的落脚点,在基层一线书写代表担当。在乡村振兴帮扶中,他长期坚持“金融+驻村”模式,安排10名党员全脱产驻村,为环县天池乡吴城子村等帮扶村制定“一户一策”金融方案,2024年投放665万元涉农贷款,既支持农户购置农机扩大生产,又培育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105户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他带头大力推广“富民贷”利率优惠政策,仅镇原、环县两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达74.61亿元,让金融“活水”真正流进百姓“钱袋子”。
 
  杨发海主动当好政策宣传员与矛盾调解员。在政务大厅、村口广场等开展20余场次金融知识宣讲,手把手教农户使用手机银行办理贷款;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牵头成立“代表调解工作室”,累计协助解决民生诉求47件,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代表。
 
  从陇东高原的交通建设现场到乡村田野的产业基地,杨发海用脚步丈量履职之路,以金融专业素养为庆阳发展赋能。当银西高铁呼啸而过,当大数据产业园的灯光昼夜不息,当农户的笑脸映红田野,这些场景中都镌刻着杨发海的赤诚初心。他以调研为基、以建言为器、以服务为本,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誓言中,奏响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强音。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通讯员:刘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