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甘肃实践】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优势积极履职 高质量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稿件来源:兰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1-09 15:45:21

  案例摘要: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是在立法决策和社会实践之间开启的“直通车”。如何实实在在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省市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人大工委不断探索创新,突出基层治理,积极发挥离百姓近、和居民亲、深得群众信任的优势,创新基层立法“五有”建设标准、“五到位”工作法和十个流程步骤,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利用微信工作群、街道社区座谈会、“板凳会”、民意收集箱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同时有效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的积极作用,实现工作沉下去、声音传上来,努力让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居民群众身边的法治宣传站、民情收集站、群众服务站。
 
  一、主要做法

 
  一是重统筹,履职尽责到位。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和人大工委主任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和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立法联系点领导小组,截至目前,街道成立基层立法联络点5个、信息采集点11个,成员单位34个,60名信息采集员,为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严要求,制度保障到位。坚持整合资源,强化建章立制,保障基层立法征询意见工作高效开展。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五有”建设标准(有健全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队伍、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有畅通的线下工作阵地和线上征求意见平台、有特色的立法征求意见活动和丰富的工作内容、有年度总结和宣传推广)和“十步工作法”(接受征询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前期解读学习、开展意见征询、整理意见建议、形成报告初稿、征询专业人员、上报报告定稿、做好档案工作、核对法条反馈参与者),制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运行程序、管理规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信息员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有力推动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三是聚合力,队伍建设到位。依托各社区联络点,发挥“大工委”成员单位和立法联系点资源优势和联动作用,切实将立法联系点工作与人大代表家(站)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与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创新实践结合起来,积极拓展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有效渠道,逐步形成以街道党工委领导、人大工委主导、基层立法联络点有效延伸的工作局面。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大工委”成员单位+法律顾问+网格员的联系网络,将立法联系点工作触角延伸到辖区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将党的政治、组织、服务优势贯穿立法联系点全过程。截至目前,街道为60名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员颁发聘书,形成了一支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服务基层的立法意见征求工作队伍,确保人民群众愿望呼声更加直接地汇聚到立法活动和民主实践之中。
 
  四是勤学习,普法宣传到位。采取以学促干专题学、边干边学干中学、学干结合互动学、以会带训共同学等“四学”形式,加强基层立法业务培训学习,系统性解决共性问题,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法律素养。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法制宣传“播种机”的作用,坚持将立法征求意见与普法宣结合,邀请相关专家、立法顾问走进基层立法联系点,解读《宪法》《立法法》等法律法规立法背景,宣传立法目的,使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普及法律的过程。立法与普法实现了良性互动,普法促进了立法工作,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立法建议质量不断提高。
 
  五是抓调研,意见征求到位。集人民之智,纳百家之言。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建立“两个平台”(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和“四个零”(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零距离倾听、零距离走访)工作法,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利用“小兰帮办”、座谈会、“板凳会”、民意收集箱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
 
  二、取得成效

 
  截至目前,累计向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兰州市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26部法规草案征集意见建议59条,其中时任街道南稍门社区党委书记韩建彬同志作为信息联络点联络员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建议参考和借鉴先进发达城市供水模式及经验,积极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实现供水管理现代化”及“建议提高水测检验能力”等意见建议被新颁布的《兰州市供水条例》采纳;畅大妈志愿服务队队长毛兰新同志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建议明确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承担方式”这一意见建议,被新颁布的《兰州市物业服务管理条例》采纳;甘肃中寰律师事务所主任魏伟同志提出的“建议在条例中增加城区铁路平交道口改造、智能化井盖建设的相关规定”及“建议加强对消防安全的管理,禁止随意停放电动车”等意见建议被新颁布的《兰州市城市安全发展条例》采纳。有效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积极作用,实现工作沉下去、声音传上来,为地方立法提供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代表性的意见建议,让构筑在辖区群众与立法机关之间的“连心桥”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体会启示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建好代表“家站”,解决的是“群众能否找到代表”的问题,只有常态化用好代表“家站”,“接得住”“回应好”群众诉求,才能让代表“家站”具有持久生命力。
 
  二是服务和保障代表履职的载体、方式需要不断创新加强。紧紧围绕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使命任务,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和改进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推动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走深走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使发挥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三是现代化宣传及信息化推广还需进一步探索。打开“家站”之门,通过开展人大代表主题活动,打造电子信息窗口系统等,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持续扩大代表“家站”的传播力、影响力,讲解人大制度和“家站”故事,一个个生动故事,将成为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好事例。
 
  来源:甘肃人大网、兰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办事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