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6-20 15:17:00
“营造安静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关系着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重点,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县人大常委会将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列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并扎实开展调研视察,群策群力提建议献良方。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感到无比欣慰,也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
4月30日,静宁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报告及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的视察报告。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静宁一中校长周串虎深有感触,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携手同心当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在“民声”最大公约数中确定人大监督议题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基调,不断完善监督议题征集、筛选机制,有效实现了人大监督工作重点与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精准对接和密切融合,进一步增强了监督工作的代表性、针对性、实效性。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关切的民生工程,关系着静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就城区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督查检查,县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烟草等职能部门围绕各自职能进行集中整治,有效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校园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开展的“护学岗”和公安民警“高峰勤务”制度,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和家长高度评价。
然而,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议题征集过程中察觉到,学生家长、人大代表仍对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注度较高,对台球室等娱乐场所、面向学生偷售香烟等现象反映强烈,积极呼吁相关部门建立长效、常态机制,加大整治力度,依法取缔一些违法违规经营场所。如何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学校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撑起一片学习晴空?带着问题和思考,视察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成为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重点。
2025年3月下旬,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深入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及周边店铺,对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全面视察,并广泛征求、充分吸纳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育界人大代表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
现场“把脉问诊”,建议对策在查找问题中逐渐清晰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为进一步掌握政策规定,静宁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学习了《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甘肃省校园安全保护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政策。在实地视察过程中,视察组成员直奔主题,问题直击难点堵点,相关部门负责人谈差距不回避、不遮掩,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人民巷与南环路十字是新城小学、城关初中以北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口,高峰期车流、人流量大,路口处没有红绿灯,交通秩序主要由护学岗教师维持,也存在一些机动车强行抢行的现象。建议县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综合考虑,设立红绿灯。”在静宁县新城小学门口,学校负责人既指出了问题,又恳切地提出建议。
“流动烧烤经营摊点很受学生青睐,但从业人员的个人健康状况、食材来源和储存条件怎么样,相关监管部门心里有没有底?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静宁三中,视察组成员发出疑问。
“对流动摊点的管理,要结合城市管理,坚持疏堵结合,以便民卫生、整洁有序的原则划定经营场地,引导经营者进入固定场地有序经营。这既让城市保持烟火气,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占道无序摆摊的措施。”
……
问答之间,思想在碰撞,共识在凝聚。
“我认为,让家长最烦恼的莫过于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更消减了学生的奋进意志。家校双方应该在这方面想些办法,也要管好学校周边的网吧和一些娱乐场所。”
“偶尔看到一些学生用自行车头载人,看着挺危险的,应该加强警示教育。”
视察中,视察组更加注重听取和收集过往群众对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意见建议,让提请审议的视察报告更加满载民意、汇聚民智、体现民心。
精准审议,彰显人大责任担当
会议是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是生动展示人民当家作主特点和优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在提升会议审议“精准度”上下功夫,聚焦会议主题,采取重点发言制度,有效提高发言质量和会议效率。
静宁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为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表达更多美好期盼。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永平认为,作为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教育秩序的民生工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牵总协调作用,明确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多举措施策,全链条治理,增强整治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在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的同时,要积极倡导家长接送学生时绿色出行,模范遵守交通规则,驾乘接送时规范有序停放车辆,从而减轻交通压力。”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旺盛建议。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视察组组长孔昌军建议,要更加注重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升其依法监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要将执法检查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经营者法律法规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表现出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依法积极履行校园安全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远离网吧、台球室、‘三无食品’,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诱惑的能力。”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华表示。
“参加本次会议,从报告措辞和会议审议,无不让我感受到县人大常委会和代表们对全县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的殷切期望。我们将高度重视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症施策,逐条整改,力争为学校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让家长放心、社会称心。”列席会议的县政府副县长马斌表示。
监督不走过场,才能体现效力。王永平表示,将持续关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通过追踪问效审议意见落实等方式,真正做到监督一个议题、解决一些问题、推动一项工作。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通讯员:贾成喜
4月30日,静宁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报告及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的视察报告。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静宁一中校长周串虎深有感触,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携手同心当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在“民声”最大公约数中确定人大监督议题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基调,不断完善监督议题征集、筛选机制,有效实现了人大监督工作重点与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精准对接和密切融合,进一步增强了监督工作的代表性、针对性、实效性。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关切的民生工程,关系着静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就城区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督查检查,县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烟草等职能部门围绕各自职能进行集中整治,有效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校园周边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开展的“护学岗”和公安民警“高峰勤务”制度,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和家长高度评价。
然而,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议题征集过程中察觉到,学生家长、人大代表仍对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注度较高,对台球室等娱乐场所、面向学生偷售香烟等现象反映强烈,积极呼吁相关部门建立长效、常态机制,加大整治力度,依法取缔一些违法违规经营场所。如何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学校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撑起一片学习晴空?带着问题和思考,视察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成为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重点。
2025年3月下旬,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深入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及周边店铺,对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全面视察,并广泛征求、充分吸纳部分中小学校校长、教育界人大代表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
现场“把脉问诊”,建议对策在查找问题中逐渐清晰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为进一步掌握政策规定,静宁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学习了《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甘肃省校园安全保护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政策。在实地视察过程中,视察组成员直奔主题,问题直击难点堵点,相关部门负责人谈差距不回避、不遮掩,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人民巷与南环路十字是新城小学、城关初中以北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口,高峰期车流、人流量大,路口处没有红绿灯,交通秩序主要由护学岗教师维持,也存在一些机动车强行抢行的现象。建议县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综合考虑,设立红绿灯。”在静宁县新城小学门口,学校负责人既指出了问题,又恳切地提出建议。
“流动烧烤经营摊点很受学生青睐,但从业人员的个人健康状况、食材来源和储存条件怎么样,相关监管部门心里有没有底?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静宁三中,视察组成员发出疑问。
“对流动摊点的管理,要结合城市管理,坚持疏堵结合,以便民卫生、整洁有序的原则划定经营场地,引导经营者进入固定场地有序经营。这既让城市保持烟火气,也是从根本上消除占道无序摆摊的措施。”
……
问答之间,思想在碰撞,共识在凝聚。
“我认为,让家长最烦恼的莫过于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更消减了学生的奋进意志。家校双方应该在这方面想些办法,也要管好学校周边的网吧和一些娱乐场所。”
“偶尔看到一些学生用自行车头载人,看着挺危险的,应该加强警示教育。”
视察中,视察组更加注重听取和收集过往群众对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意见建议,让提请审议的视察报告更加满载民意、汇聚民智、体现民心。
精准审议,彰显人大责任担当
会议是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是生动展示人民当家作主特点和优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在提升会议审议“精准度”上下功夫,聚焦会议主题,采取重点发言制度,有效提高发言质量和会议效率。
静宁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为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表达更多美好期盼。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永平认为,作为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教育秩序的民生工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牵总协调作用,明确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多举措施策,全链条治理,增强整治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在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的同时,要积极倡导家长接送学生时绿色出行,模范遵守交通规则,驾乘接送时规范有序停放车辆,从而减轻交通压力。”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旺盛建议。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视察组组长孔昌军建议,要更加注重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不断提升其依法监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要将执法检查与普法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经营者法律法规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表现出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依法积极履行校园安全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远离网吧、台球室、‘三无食品’,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诱惑的能力。”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华表示。
“参加本次会议,从报告措辞和会议审议,无不让我感受到县人大常委会和代表们对全县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的殷切期望。我们将高度重视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和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症施策,逐条整改,力争为学校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让家长放心、社会称心。”列席会议的县政府副县长马斌表示。
监督不走过场,才能体现效力。王永平表示,将持续关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通过追踪问效审议意见落实等方式,真正做到监督一个议题、解决一些问题、推动一项工作。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通讯员:贾成喜